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8小题)

1、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因此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 (1)
A .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2)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 (2)
A . 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B .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 C . 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D . 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2、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其中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圈层。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内部圈层 B . 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C .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 . 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组成
(2)关于四大圈层之间的相互影响,阐述正确的是(   ) (2)
A . 流水地貌体现了生物圈对岩石圈的影响 B . 热力环流体现了大气圈对水圈的影响 C . 水循环体现了大气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影响 D . 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体现了圈层间相互联系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两个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及两个量杯。

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木板上铺上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

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相同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量杯中。

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量杯中沉积物的数量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过程中(   ) (1)
A . 甲图量杯中沉积物较少 B . 乙图坡面下渗量较少 C . 甲图坡面冲刷作用较强 D . 乙图坡面水流速度较快
(2)两个量杯中泥沙沉积量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降水 B . 土质 C . 植被 D . 地形
4、  2018年9月16~17日,受台风“山竹”的影响,深圳、常熟、海门三地出现特大暴雨。下图为“2018年9月16日23时中国部分地区气象要素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山竹”会直接带来(   ) (1)
A . 狂风暴雨 B . 海啸风浪 C . 潮起潮落 D . 极端高温
(2)此次台风来袭,深圳居民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2)
A . 躲到树下,遮风挡雨 B . 关闭门窗,减少外出 C . 加强监测,预警预报 D . 驾船出海,躲避风浪
5、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图1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图2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孩”与“单独二孩”政策相比,0~14岁人口约增加(     ) (1)
A . 0.2亿 B . 0.7亿 C . 1.0亿 D . 1.3亿
(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    ) (2)
A . 空巢家庭迅速增加 B . 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 C . 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D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6、图1为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图2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1)
A . E-工业用地-⑤ B . F-工业用地-⑥ C . G-居住用地-⑦ D . G-商业用地-⑤
(2)图1中各功能区的布局不合理的是(    ) (2)
A . ①建高级住宅区 B . ②建旅游度假村 C . ③建大型化工园区 D . ④建污水处理厂
7、中国科学院的考古工作者通过高科技设备采集的地理信息,并采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与仿真等技术,实现了新疆境内300多处长城资源遗址点的“容貌”复原,不久的将来,人们通过网络就能“游”遍新疆古长城。下图为新疆境内考古复原的长城遗址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获取新疆境内长城资源信息数据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1)
A . 地理信息系统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遥感技术 D . 数字地球
(2)推测古长城遗址在新疆境内呈东西走向的主要目的是(   ) (2)
A . 利于游牧民族迁徙 B . 避开风沙流水侵蚀 C . 便于田野考古勘察 D . 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8、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逐渐形成竞争态势,两国均将人工智能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推进。图1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中美两国人工智能部分热点领域企业数量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更偏重于(    ) (1)
A . 基础层领域 B . 应用层领域 C . 技术层领域 D . 规模化领域
(2)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中国的明显优势是(   ) (2)
A . 市场规模 B . 能源动力 C . 环境质量 D . 科技人才

二、多选题 (共3小题)

1、坝上草原篝火晚会是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参与晚会的游客发现,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篝火附近近地面(   ) (1)
A . 风力弱 B . 气压高 C . 气温高 D . 气压低
(2)图中与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原理相符的是(     ) (2)
A . B . C . D .
2、黔张常高速铁路跨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全长336公里,预计2020年底建成,将显著改善武陵山区落后的交通状况。黔张常铁路共设桥梁188座、隧道100座,桥隧比高达78.1%。图1为黔张常铁路走向示意图,图2为无人机拍摄的黔张常铁路长湾澧水大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黔张常高速铁路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1)
A . 地形 B . 水文 C . 植被 D . 土壤
(2)黔张常高速铁路的建设(   ) (2)
A .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化进程 B . 有利于缓解南北向交通运输压力 C . 更加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 D . 有力推进我国西气东输进程
3、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同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的发电量,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改善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普通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优势有(     ) (1)
A . 科技投入的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会大幅减少 B . 劳动者的素质明显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减少 C . 改善大棚内冬季供暖需求,为大棚灌溉系统提供能量 D . 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生态种植,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2)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 (2)
A . 替代太阳辐射,增强光伏农业大棚的保温作用 B . 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C . 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D . 冬天及阴雨天补充光照,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请根据所学知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表现出的地貌形态特点是      ,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中      地(填字母)拍摄的,与该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2)乙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      图(填数字),这种地貌的名称是      ,多分布在图中地      (填字母),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3)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丙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      图(填数字),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4)丁同学是在海南三亚进行研学旅行,你认为丁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      图(填数字),研学期间该地多吹      (海风或陆风)。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该灌区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河套平原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下图为河套平原附近区域及河套灌区简图。

材料二  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经过湖泊的生物生化作用后,排入黄河,起到改变水质、调控水量、控制河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作用。

(1)据图判断河套灌区的年降水量      (大于、小于)200mm,由此推断该灌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      ;分析该灌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2)乌梁素海对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有      。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释其理由。
(3)由材料归纳河套灌区水稻种植的生产特点有      。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庆坨镇被称为天津西大门,素有“中国自行车第一镇”之称。1994年自行车产业起步,该镇众多的中小自行车企业兴起,以生产中低端自行车为主,并以低价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进入21世纪,王庆坨镇自行车行业利润日益下降,行业发展面临困境。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市场爆发,自行车行业利润大幅度增加。但随着共享单车创业推广热潮的消退,自行车需求量再次呈现大幅度缩减。下图为王庆坨镇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图1表示特色小镇发展的概念特征。图2为首批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主要功能类型示意图。

(1)分析王庆坨镇发展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区位优势。
(2)分析进入21世纪,王庆坨镇自行车行业利润日益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3)如果将王庆坨镇打造成为特色小镇,你认为应主要定位的功能类型是      ,请说明理由。
(4)分析打造特色小镇对王庆坨镇发展的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段。中亚各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地区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图甲为中亚地区简图。

材料二  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中亚著名的农业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药化肥投入也显著增加。上游国家大量兴修水库拦水灌溉、发电,中下游地区用水日显紧张。图乙为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  近几年,中国某跨国集团在中亚建设了以棉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其规划如图丙所示。

(1)据图分析阿姆河月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原因是      。该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2)中亚城市多沿      分布,试分析这种分布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中亚地区河流上游兴修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4)中亚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措施对应正确的有        (双选) (4)
A . 水土流失------缩小农业生产规模 B . 土壤污染------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C . 土地荒漠化----合理利用水资源 D . 湿地萎缩------停止沿岸农业区开发
(5)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此地建设的纺纱厂属于      指向型,园区中纺纱厂与织布厂、印染厂等工业布局在一起体现了      的特点,这样布局带来的优势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