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统练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 .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 .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

①较大的光圈 ②较小的光圈 ③反光镜的平面镜 ④反光镜的凹面镜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3、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A . A B . B C . C D . D
4、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 A 上升到 B位置,则表明气温(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5、分析以下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40;②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 再用细线吊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 , 小石块的体积是V2V1;③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实验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 . ①与② B . ②与③ C . ①与③ D . 全部不相同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7、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37.3℃和38.4℃ B . 37.1℃和38.4℃ C . 37.1℃和37.4℃ D . 37.3℃和37.4℃
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如图所示。图甲中的箭头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

A . A方向 B . B方向 C . C方向 D . D方向
11、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D .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12、天台物产丰饶,下列特产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街头年糕 B . 泳溪香鱼 C . 糯米蛋糕 D . 三合油泡
1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2.8米=2.8×1000=2800毫米 B . 2.8米=2.8米×1000=2800毫米 C . 2.8米=2.8米×1000毫米=2800毫米 D . 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
14、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 . 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 .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能体现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A . ①② B . ③① C . ③④ D . ③②
16、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1.41cm、1.42cm、1.34cm、1.41cm、1.43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A . 1.4cm B . 1.4175cm C . 1.42cm D . 1.418cm
1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A . 18℃ B . 20℃ C . 22℃ D . 24℃
18、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 . ③④②①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①②③④
19、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 B .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 . 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 D .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20、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A .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B .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C .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D .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简答题(共8题,每空1分,共25分)(共9小题)

1、我们可以用天平测一盒大头针数目,方法如下:先测出一盒大头针质量为M1克,再测出50个大头针的质量为M2克,则一盒大头针数目为      
2、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单位:
(1)某同学身高17.0      
(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      
(3)3千米=      厘米;
(4)550毫升=      立方厘米;
3、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      ,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      

①烧杯  ②滴管  ③玻璃棒  ④酒精灯  ⑤药匙  ⑥试管

4、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该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温度为      
(2)小球的直径是      
(3)石块的体积是      
5、木尺受潮后会膨胀,用受潮的木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
6、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2)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指纹这种性状特征是由甲中的      (填序号)中遗传物质控制的。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      (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3)夏季吃西瓜时流出来的西瓜汁是来自于细胞的哪个结构       (填名称)。
(4)叶肉细胞中有很多③      ,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7、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甲所示),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方向。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乙(a)转为图乙(b)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再慢慢调节      。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8、在明亮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请分析产生下列后果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9、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丙稍小一些,甲和乙相同;乙玻璃管的内径稍微细一些,甲和丙相同。由此可判断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有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空2分;共30分)(共4小题)

1、下面是小欢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一)制作临时装片:小欢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下:

小欢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改正错误后,小欢按正确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2)(二)观察临时装片:小欢同学在观察时,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这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3)小欢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4)小欢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4)
A . 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B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 . 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5)解决问题后,小欢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若要进一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选填序号)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左移动装片

③向右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2、物体从空中下落有快有慢,有人说:下落物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要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个即可):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关系:

⑴提出问题: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吗?

⑵建立假设:      

⑶实验验证、收集数据:小明左右手各取一个物体,在楼顶一起放手下落……在实验中取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获得数据绘制成图中曲线;

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明重复了10次实验,并绘制了折线图(两条曲线分析代表两个物体)。从图中整体上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下落物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      (填“有关”或“无关”)。

3、盛夏来临,人们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建议:       
4、一天下课后,小明、小亮和小强正在争论。小明说:“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容易发芽。”小亮说:“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的种子容易发芽。”小强说:“不管是在肥沃的土壤还是在贫瘠的土壤,种子都容易发芽。”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小亮和小强利用100颗绿豆种子来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土壤(采自同一地点)分别装入A、B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步骤二:将100颗大小相近、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入两烧杯的土壤中。

步骤三:定期在A烧杯中浇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含植物所需的无机盐),在B烧杯中浇               

步骤四:将两烧杯置于25℃的环境中,观察、记录。

(1)将步骤三补充完整      
(2)用100颗种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3)你认为,该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4)实验结果发现,不管浇水还是浇营养液,测量的数据基本相同,说明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      。(填“有关”或“无关”)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共1小题)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cm3)、两个100mL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统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