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 , 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A . m2:m3    B . (m2﹣m1):(m3﹣m1 C . (m3﹣m2):(m2﹣m1 D . (m2+m﹣m3):(m1+m﹣m2
2、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B . 小明 C . 岸边的树 D . 妈妈
3、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   )
A . B .    C . D .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 . 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B .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 . 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D .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6、有一个银白色的金属硬币,同学们想知道它是不是由钢材料制作而成,小明拿出一块磁铁去吸引它,看其是否能被吸引,小明拿磁铁去吸引硬币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 . 得出结论
7、下面的一些关于人体数值合理的是(  )
A . 成年人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 . 成人的质量可能为5.0×105mg C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B .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C . 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 D . 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 B . ﹣10℃的酒精不能蒸发 C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 D . 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
11、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s,如果他前6s的平均速度是8m/s,那么他在后6s的平均速度为(  )
A . 8.5m/s B . 9m/s C . 10m/s D . 8.7m/s
12、下列现象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 . 人在泳池边看到水的深度比实际浅由于光的折射 C . 我们能从不同角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人们在湖边看到了小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发生了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小明去广德寺旅游时,对同一个景点先后拍下甲、乙两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完照片甲后,人拿着相机靠近景点再拍的照片乙,镜头应向后调 B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完照片甲后,人拿着相机靠近景点再拍的照片乙,镜头应向前调 C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完照片甲后,人拿着相机远离景点再拍的照片乙,镜头应向前调 D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拍完照片甲后,人拿着相机远离景点再拍的照片乙,镜头应向后调
14、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10cm B . 20cm C . 30cm D . 40cm
15、如图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的形成 C . 霜打枝头 D . 冰的形成
17、下列关于质量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 .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 . 飞机应该用密度大,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 D . 某物体随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质量会变小
18、现在有一瓶水和一瓶酒精,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3:4,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 酒精的密度为0.8g/cm3 , 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 . 5:3 B . 16:15 C . 15:16 D . 3:5
19、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0.9×103

水银

13.6×103

煤油

0.8×103

8.9×103

酒精

0.8×103

2.7×103

A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 .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D .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20、体积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注满水后质量相等,则注水前两球的质量(ρ>ρ)(  )
A . 铁球大 B . 铝球大 C . 一样大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共8小题)

1、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10.32cm、10.3cm、103.0mm,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上述测量数据中,      是记录错误的应放弃,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      cm。
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km;平均速度为      

3、如图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      发出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如将此笛子带入有真空夹层的玻璃房里吹,玻璃房外      (能或不能)所见笛声;将笛子发出几种声音输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4、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①“潭清疑水浅”;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少”;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填序号);能够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填序号)。
5、身高1.6米的小红穿红上衣、白裙子站在学校大厅穿衣镜前2m的地方,小红在镜中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像高为      m;当发现衣领处有点污渍时,便走近镜子,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平面镜”),小红从平面镜中看到镜子对面电子石英钟的示数为 ,则这个时刻的正确时间应该是      。如果此时蓝色光照在小红身上,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6、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7、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图。(选填“A”、“B”、“C”、“D”)
(2)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2)
A .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 . 靠近透镜 C . 远离透镜 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8、据新闻报道:成品汽油降价幅度为每吨油降200元,落实到加油站每升汽油降价0.15元。据此信息请你计算汽油的密度约为      kg/m3

三、作图实验题(23分)(共4小题)

1、一条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平面镜发生反射,请在图中补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实”)。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5

96

98

98

98

98

98

(1)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已经沸腾的是      图。
(3)如果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选项前的字母) (4)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实验误差
4、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知识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拢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 , 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B.取适盘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 , 如图乙所示,则m1      g;

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

D.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利用实廊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      kg/m3

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      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

四、计算题(12分)(共2小题)

1、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质量为158g的空心球,浸没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后,溢出水30g;如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测得质量为168g,则:
(1)空心球的总体积?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3)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ρ=103kg/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