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共30小题)

1、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 . 定窑 B . 钧窑 C . 景德镇 D . 哥窑
2、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 铁钱 B . 铜钱 C . 交子 D . 会子
3、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  )管理西藏。

A . 西域都护 B . 三司 C . 巡检司 D . 宣政院
4、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谏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

A . 魏征 B . 杜如晦 C . 姚崇 D . 李靖
5、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清朝
6、“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 . 刘备 B . 元昊 C . 忽必烈 D . 赵匡胤
7、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武则天的说法,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 大大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 .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C . 首创科举制度 D .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8、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随葬品中常见的是一种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瓷器。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 . 邢窑白瓷 B . 越窑青瓷 C . 唐三彩 D . 景德镇青花瓷
9、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10、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
A . 手握重兵的武将 B . 饱读读书的儒生 C . 前朝的皇亲国戚 D . 豪门大户的后代
11、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秦朝 B . 宋朝 C . 隋朝 D . 汉朝
12、宋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    )
A . 中书省 B . 门下省 C . 蕃坊 D . 市舶司
13、漿曼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隋风云》时说:“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丰功伟绩是(   )
A .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统一全国 C . 科举制采用殿试 D . 合并州县
14、如图是我国古代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其修建时统治者是(   )

A . 宋太祖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15、“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   )
A . 科举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禅让制
16、如图是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巧,它的使用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它是(   )

A . 筒车 B . 曲辕犁 C . 翻车 D . 骨耜
17、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A . 洛阳 B . 刘家港 C . 长安 D . 泉州
18、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唐高宗
19、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 黄巾起义 B . 安史之乱 C . 陈桥兵变 D . 玄武门之变
20、“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段材料说的是北宋的(   )
A . 重文轻武政策 B . 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C . 对外开放政策 D . 开明的民族政策
21、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   )
A . 汉族 B . 靺鞫族 C . 契丹族 D . 朝鲜族
22、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征,如图局面反映了(   )

A .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中外交往与冲突 D . 经济重心南移
23、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 . 辽的统治者 B . 西夏的统治者 C . 吐蕃的统治者 D . 金的统治者
24、泰国香米在我国卖的非常火爆。早在宋朝时,人们就能品尝或种植外来优良稻米--占城稻,它引进于(   )
A . 越南 B . 泰国 C . 新加坡 D . 缅甸
25、如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现出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这幅图可用于研究(   )

A . 北宋的政治制度 B . 宋词元曲的流行 C . 贞观之治的气象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2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   )
A . 东京 B . 临安 C . 应天 D . 建康
27、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朱元璋 D . 康熙皇帝
28、某班组织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据你所知,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
A . 唐诗 B . 宋词 C . 元曲 D . 明清小说
29、他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他是(   )
A . 关汉卿 B . 孔尚任 C . 汤显祖 D . 司马光
30、如图的人物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他于元世祖时代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是(   )

A . 利玛窦 B . 阿倍仲麻侣 C . 马可•波罗 D . 松赞干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共4小题)

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写出材料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
(2)小历认为,鉴真东渡,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妤骑马、拔河等活动。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写出使用“贞观”年号的皇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写两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华光礁1号”是目前中囯在远海海域发現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米至四米,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超过60吨。出水近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陶器和瓷器。

——摘选自《瞭望》新闻周刊

(1)写出材料一中的“苏湖”或“苏常”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名称。根据材料一呈现的状况,概括中国经济重心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
(3)写出材料三中的“华光礁1号”沉船最可能所属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判断的有力依据。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摘编自培根《新工具》

(1)写出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名字。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