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共9小题)

1、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2、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下列估测数据你认为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普通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800g     B . 课桌的高度大约1.5m     C .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0.05m3     D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3、下列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应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图是倒车雷达应用了次声波来测试车后物体与车的距离 C . 图是医生利用“B超”来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 . 图是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其原理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4、下列成像中利用了折射原理成像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平面镜成像 C . 凸透镜成像 D . 凹面镜成像
5、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 . 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 C . 第6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 D .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 .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 . “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成语“凿壁偷光”“井底之蛙”体现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道理 B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 . 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8、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30kg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9、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B .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 .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D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选项不全但正确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共2小题)

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 .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 量杯质量为40g D . 60cm3的液体质量为60g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共12小题)

1、“×××”牌早餐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g,体积为250mL,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      kg/m3 .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3、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4、寒冷的冬天,有些用户家里的自来水管常被冻裂,其原因是水在凝固时,质量      ,体积      的缘故。(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6、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宽度是      cm;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      s。
7、一首歌常有钢琴、吉他、二胡等乐器伴奏。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8、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兴凯湖旅游,在高速公路路口,他看到如图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100”表示的意思是      ,在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兴凯湖,最快需要      h。

9、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      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      

10、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予以矫正。

11、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某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在放映电影时,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变大些,电影放映人员应使放映机      屏幕 (填“远离”或“靠近”),并把镜头与电影胶片的距离      一些 (填“增大”或“减小”)。
12、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调节好测量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此时小明应      使天平横梁平衡

四、探究与实验(24题9分,25题6分,26题5分,共20分)(共3小题)

1、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      的结论。

在图甲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2)小华接着又添加部分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丙所示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小华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②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③在其像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④小华同学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原因是      

⑤小华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      (填序号);

正确做法: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如图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中央处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      移,光屏向移      (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适当位置;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在蜡烛和凸透镜不动的情况,光屏应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适当位置。
3、我市中小学都为学生发放了营养配餐牛奶,小红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测量:她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
(1)你认为小红的操作会使测得的密度值偏      
(2)小明对小红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69.9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所示;

③把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你帮小明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牛奶的密度g/cm3

69.9

      

      

      

      

五、分析与简答(每小题4分,共8分)(共2小题)

1、在我国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请解释,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2、电影银幕为什么要用粗糙的白布制作?

六、综合与应用题(29题7分,30题8分,共15分)(共2小题)

1、百米赛跑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记录时间是9.706s,(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他这样计时是否准确
(2)这样记录的成绩是高还是低?
(3)实际成绩是多少?
(4)该运动员的百米平均速度实际是多少?
2、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cm3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