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B . 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C . 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 .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倾倒   B . 液体的加热 C . 量取一定量液体 D . 用滴管取液体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氧气用于炼钢     B . 聚氯乙烯用于食品包装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 .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 .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D .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7、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 B .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O2Hg+O2  分解反应 C . 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O2CO2+2H2O  氧化反应 D . 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 3Cu+Al2(SO43═3CuSO4+2Al 置换反应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1.5 B .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 . 香烟的烟气中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 .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9、

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5 B . 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D . 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
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 B .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C . 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D .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原子


A . A B . B C . C D . 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区分物质

矿泉水和蒸馏水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

氯化钠和硝酸铵

 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方案一

加肥皂水搅拌

带火星的木条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观察显性

方案二

观察颜色

澄清石灰水

加热石灰研磨,闻气味

 灼烧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3、

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 . 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氧化钙

石灰石

高温

B

稀盐酸

稀硝酸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D

氨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15、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44%  B . 46% C . 50%  D . 55%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

黑龙江绿色食品闻名全国,近几年推出的蓝莓系列产品因其天然健康的品质,深受大家的喜爱

(1)制作蓝莓饮料需要蓝莓果.蓝莓果等水果是人体获取       (填除水外的一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该营养素可以起到调节      、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蓝莓酒中含有酒精等成分,酒精的化学式为         .酒精还可以通过玉米等发酵、蒸馏而制得.为了使玉米增产增收,在种植过程中有时需施加适量磷肥,磷肥能增强作物的            能力.磷矿粉是常用的磷肥之一,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

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为减小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使用(或安装)      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措施.

(2)氢能源汽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       能开始,最终转化为        能.氢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      等优点(填一点).

(3)某些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其中使用的合成材料,主要利用它的       等性能(填字母).

A.耐高温、高弹性  B.透气性好、耐磨  C.密度小,熔点低

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铁合金,主要利用它的        等性能(填字母).

A.导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硬度大.

3、

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4、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变化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       .

A

B

C

D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地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5、+1、﹣1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       , 化学式为        .

5、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            (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湿度       , 压强变       , 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      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      

①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2补充完整       ;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6、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A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C中不含相同元素,C、D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请分别写出A、B、C、D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A        、B       、C        、D        .

(2)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3)写出Fe2O3与足量B反应的实验现象      

7、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Na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A同学:含有OH、Cl、CO32;B同学:含有OH、Cl、Ba2+;C同学:含有         (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论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        (填化学式),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C同学去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一时,一般应加入       ,验证       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         ,再经过某些反应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