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运用对偶句,能造成铺排效果,增强文章气势,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D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风(xié)      带着柳絮漫天飞舞,散发出淡淡的芬芳,(qìn)      人心脾。不知何时,花儿开始(diāo)      零,春已悄悄落下帷(mù)      ,树丛深处,传来阵阵蝉鸣,盛夏已悄然登上舞台。

三、情景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是故      ,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3)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白居易《卖炭翁》中展现诗人深刻理解卖炭翁矛盾的内心活动和艰难处境的诗句是:            
(6)韩愈《马说》中表达作者对统治阶级有眼无珠、不识人才的愤慨的句子是:            

四、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后遂无问      

之不能尽其材      

③子非鱼,知鱼之乐      

④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居易传(节选)

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1)根据文言文翻译方法,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顾况      

览诗卷      

叹曰      

④而《新井篇》      

(2)细读画线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完成下列小题。

①根据选文,写出“前言”指代的内容。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③“耳”写出了顾况怎样的态度?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名著阅读(共1小题)

1、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具体内容,选择梁晓声的一个观点,加以阐述。

文学作品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梁晓声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写人记事散文,叙事之中往往蕴含作者强烈的情感。根据本文的阅读感受,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本文通过“卖豆浆的孩子”与妈妈为他打伞的孩子的      ,引发作者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卖豆浆的孩子的      

(2)本文以叙述为主,但作者根据表达需要,多处运用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请品读下列两个句子,结合划线词语,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①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②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3)文章的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细读全文,联系阅读经验,结合内容谈谈对画线句的理解。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调好你的“食物钟”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部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④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⑤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节食会造成饮食紊乱,食量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容易发胖。

    ⑥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研究发现,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⑦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我们怎样才能调好自己的“食物钟”?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2)这篇文章向读者介绍了生活小知识。结合内容,简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3)张老师工作繁忙,周末为了补觉,常常睡到11点才起床;她担心发胖,晚餐有时不吃,有时吃得很少。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知识,对张老师的这种行为作出评析。

七、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注】①元九:元稹,与白居易齐名,是诗人好友。②君:指白居易,

(1)这两首诗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根据诗歌内容推断,写“居者之忆”的是《      》,写“行人之思”的是《      》。
(2)《唐诗鉴赏辞典》中写到:“两诗写于同一天,可见白居易与元稹友谊甚笃。”结合两首诗内容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

八、话题作文(共1小题)

1、根据要求作文。

保尔与苦难抗争,拥有崭新的生活,史铁生与苦难抗争,成就辉煌的人生,卖豆浆的孩子与苦难斗争,拥有他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苦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