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图漫画生动地反映了两极格局下的较量,其为首的两大国是(     )

A . 英国、苏联 B . 美国、中国 C . 苏联、美国 D . 德国、苏联
2、二战后,欧洲形成了两大色彩鲜明的意识形态集团——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巴黎、柏林、伦敦再也不能决定欧洲的命运,远方的莫斯科和华盛顿倒成了欧洲的主宰。两大阵营的核心国家是(     )
A . 美国、英国 B . 中国、苏联 C . 苏联、美国 D . 英国、苏联
3、“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记者的对话,这表明(     )
A . 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B . 当时的苏联已成为世界霸主 C . 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 . 美苏合作就可以避免战争
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 .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 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5、学习历史需要准确掌握基础知识。下列关联正确的一组是(    )
A . 林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B . 拿破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C . 杜鲁门——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代言人 D . 罗斯福——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6、“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
A .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 . 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C . 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D . 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7、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 . 一战        B . 二战        C . 冷战        D . 科索沃战争
8、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 . 北约的成立                B . 华约的成立 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 世界上掌握核武器的国家只有美苏
9、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遏制共产主义  B . 称霸世界  C . 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D . 扶植反动势力
10、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 .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 在国际舞台的作用         D . 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11、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

A . 资本主义国家    B . 发展中国家    C . 社会主义国家    D . 亚非拉国家
12、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 .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 .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 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
13、从组织性质上看,北约和华约都属于(     )


A . 经济合作组织   B . 政治集团      C . 军事集团      D . 经济集团
14、下面是同学们关于二战后美苏关系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着二战后期的盟友关系      B . 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互相遏制 C . 形成了新的战略伙伴关系 D . 发生了直接武装冲突
15、小明同学在学完《冷战中的对峙》内容后,整理出有关冷战政策的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A .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B . 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 . 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 . 结束标志:苏联解体
16、冷战期间,首先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的国家是(     )


A . 德国       B . 日本       C . 意大利       D . 法国
17、对右图(图中左是赫鲁晓夫,右是肯尼迪)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美苏两国激烈对抗 B . 美国实力比苏联强大 C . 互相以导弹威胁对方 D . 对抗导致两国发生战争
18、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表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1950年

1953年

1954~1961年

1962年

1970年

美国

14.5

49.6

40.5~47.8

52.3

77.8

苏联

15.5

25.5

26.7~43.6

49.9

72.0

对上表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 . 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 . 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 . 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19、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 . 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 . 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 . 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20、右图漫画反映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约的建立 D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二战后,随着实力的增长,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此时,苏联的力量也壮大起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以美国为首的      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      国家展开。

2、            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期间,虽然没有全球性的大战争爆发,但局部战争仍层出不穷,            是二战后两场较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信美国之政策志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1)材料一所说的“外来压力”主要指的是哪个国家?
(2)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二战后初期的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美国二战后国际政策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