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湖南省邵阳市2019年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四) 全国通用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共13小题)

1、"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 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B . 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C . 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D . 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2、选择在合适的词语。

他身体太过(  ),医生建议他多运动。

A . 软弱 B . 瘦弱 C . 柔弱
3、下列句子中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的是(    )

A . 景德镇的瓷器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罄”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 B . 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C .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4、选字组词

财      材

      料           宝     钱            木      

晾        凉

      干           爽           衣服     清      

驰      弛

                缓     松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②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

6、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秋雨,淅淅沥沥,________;山泉,叮叮咚咚,________;鸟儿,啾啾啼鸣,________;雷暴,轰轰隆隆,________。

①唱着一支清冽的歌     ②唱着一支粗犷的歌

③唱着一支缠绵的歌     ④唱着一支婉转的歌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③④②
7、下列三个句子,语句通顺的那句是(    )
A . 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B . 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C . 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
8、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_,旧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 . 发源地、表明、共存 B . 发祥地、证明、并存 C . 发源地、证明、并存 D . 发祥地、表明、共存
9、古诗词及名言警句填空。
(1)诗歌中有丰富的联想,如《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      。”
(2)读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邓小平爷爷说的            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班主任老师教育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学生,我不由得想起古人告诫我们的名句:            
(4)鲁迅先生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鞠躬尽瘁,我想借用一副对联      颂扬革命斗士——鲁迅先生。
10、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词中全是褒义词的是(    ) (1)
A . 后果  结果  成果  硕果 B . 保护  爱护  袒护  庇护 C . 精湛  精巧  精美  精细 D . 鼓励  鼓舞  鼓动  鼓吹
(2)下列句子括号里依次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晚上,餐桌上杯盘狼_______。

②妹妹写作文总是先写_______纲,再打草稿。

⑧鲁智深性格焦_______,却又粗中有细。

④他费尽心_______才搞到一张马戏票。

⑤老师迈着_______健的步子走上讲台。

(2)
A . 藉  题  操  机  矫 B . 藉  题  躁  汁  骄 C . 藉  提  躁  机  矫 D . 籍  提  噪  汁  矫
11、根据文段的内容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

①可以消融彼此之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④③①
12、我知道在空白的地方应该填上什么标点符号。(    )

老师指着墙上的画说______这是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____现在____光复____了______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_______.

A . :“,“”,。” B . :“,‘’,。” C . ,“,‘’,。” D . ,“,“”,。”
13、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      
(2)      

二、阅读理解 (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捉阳光

    禾场的竹椅上坐着一个女人,女人握一枚小小的镜子,把阳光折射到屋檐下的阴凉里。灰黑的墙壁上,随即显现出一个光亮的小圆球。

    一个孩子一边打着哈哈,一边举着小手去捉那个光球,眼看要捧住了,不聊光球一转,跑到了脑后。稍稍寻找后,孩子又嘻嘻哈哈地扑上那亮晃晃的小东西。快要捉住它时,调皮的光球又跑开了,一忽儿升高,一忽儿下沉,一忽儿朝左,一忽儿朝右。孩子呢,一点也不气愤,总是随着光球的运动而伸手、弯腰、奔跑、跳跃。他总有那么多笑声.一点也不知道累。

    忽然,孩子扑倒了,趴在地上哇哇地哭。

    女人直了直身子,似乎要去扶他,然而并没有起身。慌乱中,一支拐杖倒伏在地,两只软绵绵的裤管荡了荡。

    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

    女人复又拿起镜子,把温暖的阳光直接折射到孩子的眼前,并且一跳一跳的,很逗。果然,孩子马上停止了哭,并勇敢地爬了起来。

    女人始终背对着我,我一直无法看见她的任何表情。不过我想这并不重要。

    亮亮的光球又跑动了。孩子拍拍手,继续小跑着追上去,去捉那一缕用爱心滤洗过阳光。

    这是我五年前有幸摄取的一幅画面,地点在一座农舍前。其实,檐上还挂有高粱球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

(1)“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这个母亲没有起身的原因是      
(2)那一个亮晃晃的光球能给孩子带来      ,当孩子跌倒后,那个球又给了孩子      
(3)从那一缕阳光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作者最后说“其实,檐口上还挂有高粱球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这一句有什么目的?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燃蜡烛。②盲臣:师旷自谦之辞。师旷是个盲人,所以这么说。③阳:这里指阳光。④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⑤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
A . 臣闻之。 B . 如日出之光。 C . 默而识之。 D . 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三、作文 (共1小题)

1、你和周围的人在一起时,往往会发生很多事情,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版湖南省邵阳市2019年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四) 全国通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