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兰溪聚仁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第上期科学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选项 | 主要成分 | 所含的杂质 | 试剂 |
A | HNO3 | H2SO4 | BaCl2 |
B | NaOH | Ca(OH)2 | K2CO3 |
C | CuO | Fe | HCl |
D | MgCl2 | MgSO4 | BaCl2 |
实验 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 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 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 4:将实验 3 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共10小题)
【实验资料】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 , 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
【实验过程】
⑴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⑵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⑶由以上实验事实可知,该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26题第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5 分)(共5小题)
溶液 |
白醋 |
盐酸 |
蔗糖水 |
草木灰水 |
石灰水 |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
红色 |
红色 |
紫色 |
绿色 |
绿色 |
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方法一
方法二 .
①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
②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①步骤。
③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①步骤。
实验序号 | 弹簧 | 弹簧长度/厘米 | 弹簧材料 | 压缩量/厘米 | 小球在斜面上高度/米 |
1 | 甲 | 20 | 合金1 | 2 | 0.18 |
2 | 甲 | 20 | 合金1 | 3 | 0.40 |
3 | 乙 | 20 | 合金2 | 2 | 0.22 |
4 | 丙 | 30 | 合金1 | 2 | 0.12 |
5 | 丁 | 30 | 合金2 | 2 | 0.15 |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⑴【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
⑵【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①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 |
|
证明猜想Ⅳ成立 |
⑶【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 (选填“是”或“否”).
四、解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共5小题)
CuSO4·xH2O CuSO4+ x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