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共20小题)
1、
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 . 脑
B . 肾
C . 小肠
D . 肺
2、我市某风景区内有一株百年古樟树,由于公路拓宽需将它移植到新的地方,在移植过程中截去了古樟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强新陈代谢
B . 降低蒸腾作用
C . 增强呼吸作用
D . 降低光合作用
3、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
A . 根毛、导管
B . 导管、根毛
C . 根毛、根毛
D . 导管、导管
4、小科从宁波到西藏拉萨后,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A . 温度太低,保暖不足
B . 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 . 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D . 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
5、“十一”国庆节期间,小科和父母一起到四明山玩,他看到山上有一些刻满了字画的大树枯死在路边。你认为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是( )
A . 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 . 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 . 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D . 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通道
6、如图为某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
B .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
C . 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 . 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7、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几项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B . 合理密植
C . 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D .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8、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 B 的名称及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是( )
①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O2
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
③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O2
④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O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9、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ac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 . b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 . 当光照强度>n1 时,该植物呼吸作用停止
D . 当光照强度>n2 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0、某植物的生长发育迟缓,叶片小并且发黄,这时应施用的化肥是( )
A . KCl
B . NH4Cl
C . K2CO3
D . Ca(H2PO4)2
11、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表,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 输尿管内的液体 | |
甲 | 0.03% | 0.03% | 2% |
乙 | 0.1% | 0.1% | 0 |
A .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 .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 .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 . 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12、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 24 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水蒸气
D . 氮气
13、如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光照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 . 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 . 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光照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14、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且装有等量清水的密封装置,将右边枝条上的叶片去掉一半,然后把天平调节平衡,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个小时,其结果是( )
A . 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B . 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C . 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
D . 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15、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 .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 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16、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B . 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
C . 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
D . 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
17、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 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 . X 表示大肠,是 a、b、c 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8、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 . 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
C . 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
D . 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19、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 .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20、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气体不断地交换是因为( )
A . 肺泡有良好的弹性,能回缩
B . 肺泡内气体浓度高,压力大
C . 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二氧碳的浓度高
D . 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的浓度高,二氧化碳则相反
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共7小题)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是通过 从土壤中吸收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是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2、如图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1)
A . 高温干燥
B . 高温潮湿
C . 低温干燥
D . 低温潮湿
(2)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上升现象,还受植物 的影响,该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3、如图是某人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 AB 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选填“吸气”或“呼气”)
(2)在曲线 BC 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 点。
4、如图是叶片的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片中起运输功能的是 (填序号);
(2)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法从④进入叶片内;
(3)叶片的营养组织是②,它们的细胞内部含有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宁波奉化的牛肉面备受人们喜爱。吃下一碗牛肉面,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历下图所示的神奇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 A、B、C、D、E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 。
(2)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 (填字母)段完成。
(3)D 是消化道中的 (填器官名称)。
6、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 A、B、C、D 代表心脏的四个腔,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该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至少写出两点);
(2)当血液流经肺后,⑥与⑤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变化是 ,当血液流经肾脏 后,④与③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 的含量明显减少。
7、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引起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图中的 (用字母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共5小题)
1、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3→2→ →5(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如果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上图 5 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
(2)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叶片边缘为白色不含叶绿体的银边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时首先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不透光的黑纸片将叶片部分遮光。甲、乙两位同学对叶片的处理方法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位同学对叶片的处理, 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
(2)若丙同学采用正确的方法对银边天竺葵的叶片遮光处理后,移至光下照射 3~4 小时, 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结果如图:①、②两处不变蓝,③处变蓝。与②处相比,①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
(3)由②、③对照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4、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 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 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
(2)在实验中设置 A 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5、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先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设计如下装置,分析回答问题:
(1)针对甲、乙两装置,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除了唯一变量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该变量是 ;
(2)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第 33、34、35 小题各 6 分,第 36、37、38 小题各 9 分,共 45 分)(共6小题)
1、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说出其中的原因。
2、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15℃恒温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 BC 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
(2)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 。
3、近年来,一种号称由几十种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成为人们热购的产品。有商家宣称:“能分解脂肪的酵素(酶)能阻止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常喝这种酵素可以达到减肥健身的效果”。
(1)“酵素”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酶的称呼,酶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2)该酵素(酶)跟一般酶一样属于蛋白质,你觉得商家的宣传是否符合科学原理?食用这种酵素真的能减肥吗?
4、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1)图中左心房与左心室间,右心房与右心室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 ;
(2)如果体内各细胞产生的尿素主要在 C 处排出体处,则器官 C 的名称是 ;
(3)若某人牙龈发炎,静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部分? 。
5、如图表示一名肾衰患者接受洗肾机治疗的情形,如表列出进入及离开洗肾机的血浆成分的部分资料。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洗肾机的主要作用是 。
(2)血液透析时,用插管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经透析后再将血液送回病人的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中。
(3)医生常建议肾衰患者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主要原因是 。
6、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的样本,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
蛋白质 |
无机盐 |
尿素 |
尿酸 |
红细胞 |
白细胞 |
|
样本 A |
- |
- |
1.6 |
2.0 |
0.014 |
- |
- |
样本 B |
0.1 |
- |
0.75 |
0.03 |
0.002 |
- |
- |
样本 C |
- |
++ |
1.6 |
1.5 |
0.02 |
++ |
++ |
(1)哪一个是原尿样本?理由是什么?
(2)正常的尿液样本是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3)不正常的样本是哪一个?可能的病变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