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  )


A . 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  B . 斯蒂芬森———发电机 C . 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  D . 莱特兄弟———内燃机
2、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 . 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 . 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 . 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3、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的重要舞台。下列一段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中共有几处错误:185l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纺织机械、蒸汽机、汽车等各种工业技术成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莱特兄弟的飞机(    )

A . 一处    B . 两处    C . 三处 D . 四处
4、下面表格突出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哪一特点(    )

成果

蒸汽机

电动机

无线电

雷达

原子能

晶体管

激光器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84年

65年

35年

15年

6年

4年

1年


A .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闻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种技术的革命 B . 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D .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5、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是(    )


A . 德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英国
6、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的市民,可能经历的情况有(    )

①乘火车外出旅行               ②到达目的地后,打电话向家人报平安

③晚上住进宾馆后,在电灯下阅读报纸        ④闲来无事时,上网聊天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7、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这种情形最早出现在(    )

A . 法国   B . 德国   C . 美国 D . 英国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通信工具有(     )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9、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 .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 . 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 .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0、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全面准确的是​(   )

A .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 . 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1、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 . 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 . 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 . 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2、以下工业革命成就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创造的是(   )①轮船②火车③汽车④电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④
1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

A . B . C . D .
14、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光荣、光荣、无尽的光荣。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A . “光荣革命”成功 B . 君主立宪制完善 C . 日不落帝国建立 D .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1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 . 工业革命的需求 C . 中西交流的加强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
16、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出现下表所反映现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   )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A . 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接受 B . 化学工业的建立 C .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D . 内燃机的发明
17、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18、下面表格突出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成果

蒸汽机

电动机

无线电

雷达

原子弹

晶体管

激光器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84年

65年

35年

15年

6年

4年

1年

A .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种技术的革命 B . 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D .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19、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欧洲,你不可能见到和听到的事情是(  )​

A . 你看到一起汽车交通事故 B . 听说美国纽约的街头有了路灯 C . 你可以用电话向家人拜年 D . 出现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20、

在如今我们的出行中,飞机和火车是经常选用的长途交通工具。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图片资料,其发明者分别是(   )

A . 瓦特、莱特兄弟 B . 瓦特、卡尔·本茨 C . 哈格里夫斯、卡尔·本茨 D . 斯蒂芬森、莱特兄弟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我们身边的事物,都经历了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活动案例:

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

步骤一   追根溯源

古代交通进步是人类文明曙光初现的重要标志。古史传说称“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这是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一个重要原因;

步骤二   交通进步

1764—1790年,瓦特完成对      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825年,      驾驶“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

1885年,卡尔·本茨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的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       , 取名“飞行者1号”;

步骤三   感同身受

小李的感受:交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带动交通发达。

你的感受:      (不得照抄上述感受。)

三、问答题(共2小题)

1、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4)根据材料四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面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