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不负众望,履践了自己的诺言,因此备受人们的欢迎。 B . 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是不可亵渎 , 不可伤害的。 C . 徐伯伯种植各类花草独有一套方法,他家庭院冬天也绿意盎然,可谓妙手回春 D . 在港珠澳大桥长达8年的建设期间,工程技术人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 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深海造桥技术难题。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沾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修改: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 B . 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修改:删去“随着”或“让”) C .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D . “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修改:删除“造成的”)

二、句子默写(共1小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2)苏轼《水调歌头》中“            ”一句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真诚的祝愿,表达了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乐观的情怀。
(3)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字词书写(共1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  yǎ      的喉咙歌唱。

②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业。

③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g  dé  yì  zhāng      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④在此基础上,chí  zhī  yǐ  héng      地进行各种尝试。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陈玉蓉,时年55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斌,13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变性,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每天坚持暴走10公里,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1)请用一句话简洁概括以上内容,字数不超过20字。
(2)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赤字的心灵;                        

五、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湖中人鸟声具      

②余一小舟      

③是金陵人,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具绝”这句,从听觉的角度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威严,反衬出作者冒寒看雪的雅趣。 B .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语虽出自两位客人,其实也表达了作者相同的心声。 C . 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似贬实褒,反衬出作者怀才不遇则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天涯遇知己,心中的愉悦化解了故国之思带来的淡淡愁绪。 D . 文中的“痴”似傻非傻,这里指作者凌晨欣赏雪景的雅趣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欲速则不达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 , 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 , 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 , 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①庚寅:指顺治七年。②蛟川城:即浙江镇海县,因镇海县东海中有蛟门山,故名。③小奚:小书童。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阖:关闭。⑥仆:跌倒。⑦牡下:上锁。⑧爽然:豁然开朗,恍然大悟。⑨躁急:急躁。

(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望城二里/杂然相 B . 尚可得南门否/连月不 C . 渡者视小奚/惟手 D . 行及半/尝百里之外
(2)请用三天“/”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徐  行  之  尚  开  也  速  进  则  阖

(3)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小港渡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1)
A . 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B . 一个人应该讲规矩。 C . 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D . 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
(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 . 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 . “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 . “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

    ①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成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②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便急着去看母亲,母亲看到我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

    ③“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说完,看着我喝。

    ④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

    ⑤我的母亲

    ⑥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4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那时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⑦“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⑧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⑨“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⑩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子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⑪“好,就头朝这边睡。”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⑫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脸朝里。”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卧。“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母亲说。“好,那我就脸朝外睡。”我说。

    ⑬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心脏不好。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好,我仰着睡。”我说。

    ⑭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我没想过漫漫长夜母亲是怎么入睡的。

    ⑮我的母亲

    ⑯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了,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我除了每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什么呢?

    ⑰我的母亲!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

(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我”为什么落泪

母亲劝我喝酒

      

      

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2)第⑤、⑮两段,“我的母亲!“两次独立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

②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四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A】

    话说那酸枣门外三二十个泼皮破落户中间,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这两个为头接将来,智深也却好去粪窖边,看见这伙人都不走动,只立在窖边,齐道:“俺特来与和尚作庆。”智深道:“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张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智深大踏步近前,去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的目瞪口呆,都待要走。智深喝道:“一个走的,一个下去!两个走的,两个下去!”众泼皮都不敢动惮。只见那张三、李四在粪窖里探起头来。原来那座粪窖没底似深,两个一身臭屎,头发上蛆虫盘满,立在粪窖里,叫道:“师父!饶恕我们。”智深喝道:“你那众泼皮,快扶那鸟上来,我便饶你众人。”众人打一救,搀到葫芦架边,臭秽不可近前。智深呵呵大笑道:“兀那蠢物!你且去菜园池子里洗了来,和你众人说话。”两个泼皮洗了一回,众人脱件衣服,与他两个穿了。

【B】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往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A】选段中的故事发生地是在      ,鲁达来到此地的直接原因是哪一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2)【B】选段中,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郑屠的场景,请结合原文分析该部分写作的艺术特点,并说出作者这样细写的用意是什么?
(3)【A】【B】两选段中鲁达表现出了某些相同的形象特征,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命题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

请以“有                相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