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等学校2019届招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时:呼气,膈顶下降 B . b→c时:吸气,膈肌收缩 C . c→d时:胸廓容积扩大 D . 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2、对于蘑菇和肾蕨的描述,你不认同下列哪种说法(  )
A . 都能产生孢子进行生殖 B . 都由多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C . 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 . 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转化能量
3、外出用餐时使用自带的餐具,可以有效避免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则该项措施属于(  )
A . 消灭病毒 B . 控制传染源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保护易感人群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要将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将装片移向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

A . 向上 ③② B . 向下 ④① C . 向下 ③①② D . 向下 ③②
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 .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 .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 .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6、如图曲线能代表正常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哪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    )

A . B . 葡萄糖 C . 无机盐 D . 尿素
7、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主要生活在水中 B . 苔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C . 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靠种子繁殖后代 D . 裸子植物的生殖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8、赣南脐橙果大形正、肉质脆嫩、酸甜适度,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下列关于赣南脐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B . 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 C . 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赣南脐橙属于无性生殖 D . 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
9、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的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外(如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A . 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C . 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 D . 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的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 . 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 C . 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得侏儒症 D . 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11、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鱼类生活在水中,游泳的主要动力来自鳍 B . 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C . 两栖类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D . 鸟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2、为了检验不同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研究人员将该细菌接种于两个已消毒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上各贴上3张浸有不同抗生素(编号为①、②、③)的无菌滤纸片。加盖后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结果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最佳的抗生素是① B . 培养皿甲所处的温度太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冻死 C . 与酵母菌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若频繁使用抗生素,会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抗药性
13、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殖期的青蛙雌雄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B . 鸟类的生殖过程非常复杂,都具有求偶、筑巢和产卵的行为 C . 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后所结的桃子是黄桃 D . 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14、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 )
A . 0 B . 100% C . 25% D . 50%
15、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血管,A代表器官,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A代表肺,则乙中流动脉血 B . 若A代表小肠,则乙内的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 . 若此图表示体循环,则与甲相连的是右心室 D . 若A代表肾脏,则乙内的血液与甲内的相比,尿素、氧气的含量降低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把荒漠植物的抗旱基因导入到苜蓿中,培育出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进而成功地改良了大面积的盐荒地。

资料二: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的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一个抗寒苜蓿新品种。

资料三:苜蓿花的颜色由一对基因T、t控制,下表是关于苜蓿花色的两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组号

亲本的性状

子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紫花

301

101

白花×白花

0

268

(1)资料一中抗旱耐盐碱的苜蓿新品种的培育运用了      技术。
(2)资料二中不抗寒苜蓿搭载卫星而产生的抗寒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3)苜蓿成功改良大面积盐荒地的事实,反映了生物能够      环境。
(4)资料三中,苜蓿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结果分析,其中      是显性性状。
(5)第①组实验中的子代紫花苜蓿的基因组成是      
2、如图1为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途径示意图,图2为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树木移栽后,园林工人会给大树打针输液。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      作用。
(2)气体①是      ,它通过叶片上的[C]      散失到大气中。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的叶肉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E]      
(4)某同学将一叶片放到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其取出并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内部没有变红。这一现象说明结构[F]      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蛋白质;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但不能分解淀粉。小王根据此原理,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为了检测某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小王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应溶液,震荡摇匀后,放置在37 ℃的温水中,半小时后,发现试管2的食物量明显减少。

试管

食物块/g

淀粉酶溶液/mL

蛋白酶溶液/mL

1

0.1

4

0

2

X

0

4

实验二:小王认为,溶液的pH值越大,该食物的消化速度就越快。于是他选取了5支试管,加入的物质和试管2的完全相同,把这些试管分别放在不同的pH值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的方案中,X应为      
(2)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断该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3)实验二的变量是      
(4)根据图示结果,小王发现他的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据图可知,最适宜该食物消化的pH值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中等学校2019届招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