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因小题,每小题3分,共76分) (共24小题)

1、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2、“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该材料描述的是哪一事件?(   )

A . 陈桥驿兵变 B . 玄武门政变 C . 八王之乱 D . 七国之乱
3、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 . 释迦牟尼 B . 鉴真 C . 玄奘 D . 郦道元
4、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 . 元昊 B . 完颜阿骨打 C . 耶律阿保机 D . 赵匡胤
5、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 东汉 B . 曹魏 C . 唐朝 D . 北宋
6、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

A . 南北朝时期 B . 三国时期 C . 春秋战国 D . 五代十国
7、“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行省制
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国方略上的共同特点是(    )

A . 轻徭薄赋 B . 减轻刑罚 C . 善于纳谏 D . 重用人才
9、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0、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继秦汉、西晋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
A . 三国 B . 北魏 C . 隋唐 D . 南北朝
11、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A .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 开通了大运河 C . 推行郡县制 D . 创立了科举制度
12、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   ②人口增长   ③经济繁荣   ④隋文帝励精图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13、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余杭经大运河去都城参加科举考试,你不会经过( )
A . 永济渠 B . 江南河 C . 通济渠 D . 邗沟
14、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15、史书《贞观政要》对唐朝贞观年间的社会情况有如下记载:“商旅野次(野外停留),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与书中描述繁荣景象有直接关系的帝王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6、武则天(如图)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

A . 设进士科 B . 设殿试 C . 八股取士 D . 设太学
17、“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陈陶《陇西行》.中的“和亲”是和哪个少数民族( )
A . 突厥 B . 吐蕃 C . 南诏 D . 匈奴
18、苏辙在《栾城集》中写到:澶渊之盟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契丹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 .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 北方生产技术落后 D . 北宋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19、七年级三班小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她搜集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元朝的建立”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她研究的课题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座岳王庙,人们建庙纪念岳飞的主要原因是( )
A . 岳飞被秦桧陷害 B . 岳飞飞抗击西夏 C . 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 .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21、韩磊,蒙古族歌手,在第二季《我是歌手》大赛中荣获冠军。请问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 . 辽朝 B . 西夏 C . 元朝 D . 清朝
22、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明朝
23、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
A . 指南针 B . 造纸术 C . 印刷术 D . 火药
2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如图所示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A . 活字印刷术 B . 交子 C . 指南针 D . 造纸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共25分) (共2小题)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随着形势需要而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贾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基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
(3)你认为科举制对唐朝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629 37.1%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图一、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图二、北宋货币      图三《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四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材料三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问它的名称是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