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计12分)(共6小题)

1、下图为我国某朝货币。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状况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 国家产生,社会变革 B . 大一统国家建立和发展 C . 繁荣与开放 D .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2、有人这样描述近代中国某条约:“荷枪实弹的强盗蛮横地拆了我家大门,继武扬威地开进我家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家的雨路两侧,还颐指气使地阀进我家堂屋,用枪指着我的脑袋。据此可判定该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时穷节乃见,每临危局,总有杰出人物挺身面出。以上人物的人生选择都是为了(    )

邓世昌

谭嗣同

张謇

李大钊

A . 挽救中华民族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实现人民民主
4、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其影响远比同时期中国宋朝城市深远,主要表现在(    )
A . 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 . 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 . 产生于封建主或教会土地上,市民阶层兴起,瓦舍出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D . 所有城市都通过争取自治的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5、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①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玻利维亚是以独立运动领导人命名的

③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取得了独立

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

⑤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②④
6、台诗作家龙应台指出:“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都被全球化席卷,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下列表述与龙应台的观点最贴近的是(    )
A . 全球化是“冷战”结束以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席卷全球,不可阻挡 B . 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是西方化 C . 拥抱全球化要立足于国情,坚持本国优质文化传统 D . 全球化对不发达国家是严重挑战

二、非选择题(7小题,共64分)(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

材料三:康照六年(1667年),朝廷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注:郑成功长子,台湾统治者)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然答复:“不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遂攻取,设府,隶福建。

——摘编自江日升《台湾外记》及《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

(1)材料一中的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秦国商鞅变法时,用      (填措施)取代了这一制度,并用      (填措施废除了这一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井田制,有效降低了地方对抗中央、分裂回家的潜在可能。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连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秦汉为维护北部边疆稳定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有何积极作用?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康牌是怎样解决台湾问题的?从中可以看出康熙王朝维护统一的方式有何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鉴古知今,谈谈今日中国该如何维护统一。
2、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滴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孙中山

毛泽东

我们完成了孙免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1956年11月13号《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外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又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邓小平

(1)材料一中“三十年以来”是指什么事件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什么事件?从那时起,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结合孙中山的活动,说明孙先生为什么被中国共产党人尊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图中“民主统一”什么时候被作为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
(3)材料三中邓小平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借鉴外国经验”,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3、近代以来,大国兴衰始终是国际舞台的盛典。围绕这一主题.九年级某班学生展开探究,以总结历史经验,请你参加。

【开启近代】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朝,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

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矛头指向了非洲、亚洲等国家。

【坚守民主】

材料二:

图一华盛顿

图二林肯

图三罗斯福

【“统一”迷梦】

材料三:德国的问题只能用式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

——希特勒于1934年11月5日秘密高级军官会议上的发言

5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总理可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高度集权】

材料四:

项目/排名/时间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电力

100

7

4

3

2

6

4

3

4

3

5

5

4

3

3

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

——斯大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英国为什么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综合所学回答:在“坚守民主”制度方面,图中人物贡献突出,请任选两人结合史实说明其贡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底蕴深厚的德国无论在音乐、哲学还是科技领域都成就斐然,请举两例。近代以来,国运跌宕的德国有过两次整合欧洲的尝试,结果迥异,结合史实说说你的看法。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怎么理解斯大林所说的“苏维埃经济制度”的优点?总结以上探究,你认为哪些因素助推了大国崛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