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浬浦镇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 . 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 . 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 . 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D . 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2、在暗室中,如果将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分别从不同方向(如南北方向)同时射向同一株绿色植物,则植物在被照射处所呈现的颜色分别是(   )

A . 红色和绿色 B . 黑色和红色 C . 黑色和绿色 D . 黑色和黑色
3、如图,一光束AB射到一玻璃球表面,经折射而穿过玻璃球,则其中可能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微生物中能酿酒、制做面包的是(    )
A . B . C . D .
5、每年秋天张凯都会患无嗅觉和水汪汪的眼病,经医生检查后说他是由于对豚草植物花粉有过敏反应.据此你推测豚草是( )
A . 高大的植物 B . 分泌植物杀菌素 C . 风媒传粉 D . 虫媒传粉
6、将下面三朵花在开花前进行套袋处理,最终能够形成种子的花是( )

A . a和c B . a C . b D . c
7、将浸泡后的菜豆种子剥去种皮,并做如图的处理,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培养,其中不会发芽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 .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9、农民工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兔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兔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牛蛙和野兔生殖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牛蛙和野兔都是体内受精 B . 野兔的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 C .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都来自母体 D . 野兔繁殖的后代的成活率比较高
10、下列哪种繁殖方式不是营养繁殖(   )
A . 把蒜瓣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B . 把桃核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C . 把马铃薯的块茎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D . 把大丽花的块根种在土里长成新个体
11、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在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 . 耳蜗和前庭 B . 前庭和半规管 C . 半规管和鼓膜 D . 鼓膜和听小骨
12、爱动脑筋的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上贴上红色的玻璃纸,然后白光照射平面镜时,他看到反射光的颜色是(   )
A . 白色 B . 黑色 C . 红色 D . 紫色
13、剖开一个南瓜,发现其内有许多粒南瓜子,由此可推断发育成该南瓜的花内含有(   )
A . 很多子房 B . 很多胚珠 C . 很多雌蕊 D . 很多胚
14、下列这些农产品经常被我们食用,以获取相应的营养成分。其中属于果实的是(   )
A . 花生仁 B . 黄豆 C . 芝麻 D . 葵花籽
15、子宫肌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疾病,因此病而摘除子宫的女性(   )
A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 B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有生育能力 C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有生育能力 D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
16、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  成探究目的的是(   )
A .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 . 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18、传统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它能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接近于平行光射出。目前有一种新型的笔形手电筒,如图所示,它没用反光装置同样能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集中射出,这是因为它使用的灯泡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其作用相当于(   )

A . 平面镜 B . 凸透镜 C . 凹透镜 D . 凹面镜
19、平面镜竖直悬挂在墙上,人眼、三个物体A、B、C位置如图,人能从镜子中看到哪几个物体的像(   )

A . 只看见A B . 只看见B C . 能看见B,C D . 能看见A,B
20、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共8小题)

1、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2、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如图是克隆猴“中中”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

(1)重组细胞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来自      
(2)克隆猴“中中”的培育过程是       生殖
(3)克隆猴“中中”长得像       (选填“甲猴”或“乙猴”或“提供体细胞的猴子”)
3、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和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们平时吃的玉米面主要来自图中①      
(2)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填序号),胚芽会发育成      
(3)若这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则桃子中主要的食用部分是由       (填名称)发育来的.
(4)我们常见的稻谷在生物学上叫做      .若这是水稻花的结构示意图,则稻谷是由      (填名称)发育来的.
4、在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5、如图,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用小棒敲鼓,观察小纸屑的跳动情况,当加大敲鼓力度时,观察到      。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强弱跟      有关。上述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一种叫“放大”的科学方法。下列各项中也用到类似方法的是      

A.温度计内的玻璃管做得很细

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C.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

6、一束光和液面成30度角,从空气中射向某种液体的表面,在液体的表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并且测得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刚好垂直,那么反射角为      ,折射角为       。
7、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图1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2)课间休息,进行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如图2所示结构[1]      发生了变化,它发生的变化是      

(3)你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的物像落在       上(填名称),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9]视神经的传导,最后在      形成视觉。
(4)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填名称)变大。
8、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2

3

4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      (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三、作图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共4小题)

1、按要求作图
(1)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的A处,看到路灯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的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2、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青睐,其价格贵比黄金。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下图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根据对于虫草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蛾) 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与蝗虫      (填“相同”“不相同”)。
(2)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4)冬虫夏草实际上非虫非草,它和草的最大区别在于       。
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薄玻璃板,其原因是      。 
(2)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①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 B;②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③直接观察光屏”)。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⑴让三束平行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⑵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μ/cm

像距v/cm

像的大小

1

40

13

缩小

2

30

18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5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

(1)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当蜡烛距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        (2)
A . 10cm----13cm B . 13cm----18cm C . 18cm----20cm
(3)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5)
A .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B .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 .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D .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6)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浬浦镇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