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15小题)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①地形开阔平坦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宗教中心④河流交汇处

(2)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下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①、②两城市纬度数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 (1)
A . 太阳辐射差异 B . 沿岸洋流不同 C . 地面状况不同 D . 大气环流不同
(2)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 (2)
A . 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B . 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 . 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D . 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3、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 (1)
A . 山顶 B . 山脊 C . 山谷 D . 鞍部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 (2)
A . 156米 B . 178米 C . 220米 D . 255米
4、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城市①所在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1)
A . 水稻种植业 B . 乳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大牧场放牧业
(2)①城市是图示国家的最大城市,2005年该国将首都由①处迁往②处,有关迁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②增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③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读“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的季节是    (   ) (1)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对甲、乙两地存在的气压中心的描述正确   (   ) (2)
A . 甲地为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B . 乙地为高压中心——位于大西洋中部 C . 甲地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 D .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6、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A . 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 B . 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C .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D . 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
(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

①环境洁净②资源丰富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

(2)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7、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1)
A . B . C . D .
(2)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 ) (2)
A . B . C . D .
(3)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出现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

 

(3)
A . 航空 B . 管道 C . 公路 D . 铁路
8、下图是某城市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市规划修建从甲到乙的铁路线,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考虑,在①、②、③、④四条待选线路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 (1)
A . B . C . D .
(2)该市规划建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在甲、乙、丙、丁四处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2)
A . B . C . D .
9、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下列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mm)

地下径流(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区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 (1)
A . 地下水位的上升 B . 径流总量减少 C . 蒸发量减少 D . 降水量减少
(2)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2)
A .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 扩大城市的规模 C . 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 . 推广使用渗水砖
10、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2)
A . B . C . D .
11、读地理要素的三维坐标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地形、流量、经济等条件,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①、②、③、④点中最能体现莱茵河航运价值的是(    )

(1)
A . B . C . D .
(2)若X、Y、Z分别表示工业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箭头方向表示污染越来越严重,①体现了下列哪种工业的污染状况(    ) (2)
A . 钢铁厂 B . 水泥厂 C . 化工厂 D . 造纸厂
12、下图为公路运输网示意图,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 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回答下列小题。

(1)到达M的最大车流量为(    ) (1)
A . 26 B . 24 C . 20 D . 19
(2)如想提高车流量,投资最少的办法是(     ) (2)
A . 提高车速 B . 在M、N之间新修公路 C . 拓宽车流量为12的公路 D . 拓宽车流量为3、4、5的公路
13、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小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97%

3%

93%

8%

92%

89%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1)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混合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大牧场放牧业
(2)提高②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2)
A .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14、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6亿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9~10亿

小康型消费水平

8~9亿

富裕型消费水平

7亿内

(1)我国目前人口数量(a)与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之间的关系是 (     ) (1)
A . a﹥b﹥c B . c﹥b﹥a C . b﹥a﹥c D . c﹥a﹥b
(2)下列因素的变化可能使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小的是(    ) (2)
A . 开放程度的提高 B . 消费水平的提高 C . 科技水平的提高 D . 可利用的资源增加
15、在下图中,横轴代表时间自1970至1990的变化,纵轴代表产量,能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特点的是 (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40分) (共3小题)

1、某城市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周边农村盛产棉花。该城市位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附近,人口在40万左右。该市第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收集该市“十二五”平面规划图,开展有关工业区位选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      地建大型飞机场比较合适,理由是      
(2)D、E、F三地选择      地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理由是      
(3)图中①~⑨工业基地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      ,理由是      
(4)评价火力发电厂布局的合理性。
(5)“十二五”规划实施之初,该城市抓住发展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该市原有工业部门中应加快发展      业,理由是      
2、读某城市的横剖面图(图a)和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

(1)图b中的A、B、C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应图a图例中的                  

(2)在市场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3)影响城市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②类用地多分布在高楼的底层,试分析其原因。③类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纷纷被迫向市区外缘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生长喜湿怕涝、喜温怕寒,雾山甘泉育名茶。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实施“南茶北引”的试验区,崂山茶的诞生,突破了茶树生长纬度的最北极限。但是,干旱和冻害始终是制约崂山茶生产的主要瓶颈。

青岛市某中学开展研学旅行,实地考察了崂山茶叶产区,并获取了崂山茶叶产区的等高线地形图,通过问卷调查绘制了采茶工的年龄构成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崂山茶树生长的优势条件。
(2)说出崂山采茶工年龄构成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为突破制约崂山茶生产的干旱和冻害瓶颈,请从“科技兴茶”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