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升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共30小题)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图所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 . 商朝、秦朝、三国 B . 商朝、唐朝、明朝 C . 隋朝、唐朝、元朝 D . 秦朝、唐朝、十六国
2、“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
A . 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 . 进献贡物 C . 服从周王调兵 D . 定期服役
3、“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
A . 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 .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C .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 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该历法的主要功能是(    )
A . 用于占卜 B . 观察天象 C . 指导农事 D . 辅助政治
5、“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旨在排除种族的区别,以社会身份这样一种贯穿于胡汉两个社会并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为基础建立其统治体制。”材料反映汉化政策的目的是(    )
A . 改变鲜卑族陋习 B . 促进民族交融 C .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 巩固统治需要
6、西方人认为科举制度“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们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 .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B . 保证官员清正廉明 C .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 .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7、“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材料旨在说明中英战争的(    )
A . 必然性 B . 偶然性 C . 正义性 D . 非正义性
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来,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官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入侵 C .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D . 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9、下列条款能印证图所示内容的是(    )

《抢夺贸易钥匙的日本人》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0、“(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11、“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知,辛亥革命(    )
A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 扩大了人民的自由权利 C .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2、下表为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造成其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 .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B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 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建设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3、“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该诗句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 贺胜桥战役 B . 飞夺泸定桥 C . 卢沟桥事变 D . 台儿庄战役
14、下图所示漫画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日本的泥脚》

A . 九一八事变发生 B . 西安事变发生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 百团大战发动
15、“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措施 D . 结果
17、下图宣传画所示内容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B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下图所示电影海报中最适合宣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主题的是(    )
A . B . C . D .
19、下表所示我国城乡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澳门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此条款体现了(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一国两制”
21、古代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
A . 实行民主政治 B . 注重法制建设 C . 建筑水平高超 D . 文化繁荣昌盛
22、导致下图所示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中世纪时期的“贯头衣”

14世纪后个体特征明显的服饰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法国大革命
23、下图所示内容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 . 促进了西班牙的强大 C . 印证了东方是财富中心 D . 促进了洲际贸易的发展
24、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维护公民权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据此推知,其深远的影响是(    )
A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 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 . 实现了主权在民 D .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
25、“对俄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望着未来,一张脸望着过去。”材料表明(    )
A . 俄国从根本上废除了农奴制 B . 亚历山大二世有卓越的政治远见 C . 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 D .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理大发现 B .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27、下图所示是某本连环画的局部内容,其呈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三国同盟成立 B . 三国协约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凡尔登战役
28、“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 .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9、“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 . 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 B . 实质上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 . 目的是保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30、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 B . 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对日宣战的决定,体现了强权政治 C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 D .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环境决定论者的说法,我国经济重心由北而南的转移,纯然受着我国南北地理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但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必要成分,也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朝代。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环境决定论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

——摘编自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材料二:

——摘编自蒋毓英《台湾府志》

材料三: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有了最终奠定。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材料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时间。并概括其主要举措。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是中国人对西方态度的一个转折点。尽管面临帝国主义的羞辱,但中国的顶尖人物们仍一直将西方国家视为榜样。现在,用一名北大学生的话说:“我们立刻对事实的真相觉醒了,外国仍然是自私和军国主义的,并且都是大骗子。”

——摘编自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俄国革命为传统社会提供了一个范例:它用一次波澜壮阔式的行动跳跃到了未来。巴黎和会结束后的第二年,中国一群进步分子组建了中国共产党。1919年5月运动中的很多示威领袖加入了这个党。那位在街头散发传单的文科学长当上了该党的第一任书记。

——摘编自麦克米伦《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材料三:中国的优秀分子努力应付从帝国时代晚期继承下来的国内问题,回答西方提出的挑战,这种努力在1949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央政府在这一年实现了很长时间以来所渴望的国家统一。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事实的真相觉醒”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19—1949年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87年,出自宪法大厅的那个文件其主要特点是制订了完善的制约与平衡制度,在其中强调了个人权利。美国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部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及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但他们并没有将政治和法律权利平等地赋予这片刚刚独立的土地上的所有居民。他们保障那些拥有一定资产的男性公民的所有权利,而拒绝给予那些没有资产的男性、女性和儿童以相应的权利,也拒绝给予奴隶和土著居民相应的权利。

——摘编自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那个文件”的制定原则。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泉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升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