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届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卷(一)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8小题)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材料 从1720年代开始,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但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欧美国家之上,又加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支配,使得海外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十分狭窄。西方国家发现他们所提供的商品几乎没有一种是中国必不可少的,而中国茶叶却在他们那儿有着广泛市场。西方人急迫需求中国东西却拿不出相应交换物品,但中国缺乏白银……美洲白根通过欧洲人流向中国,中国的茶叶通过欧洲人流向西方。
茶叶需求须臾不可或缺,白银供给面临危机,棉花输华呈现两难,于是乎,鸦片贸易应运而生。1773年,英国在印度大规模种植鸦片,很快成为对华鸦片输出的最大商家。到1820年,英国人不但可以利用鸦片的超额利润换回茶叶,还有资金富裕。英国实现了白银流向的改变——不进入中国,反从中国流出。情况异常严峻,1838年,清政府决定禁绝鸦片输入以堵塞白银外流。英国又不能允许中国禁烟,战争不可避免。中国在战争中全面失败。
——摘编自郭卫东《19世纪初叶欧美国家对华贸易反差现象研究》
材料 英国剧目《唐顿庄园》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被学者评论为浓缩的英国教科书。剧中女主人公之一的西波尔成为女性主义的化身,影响着庄园其他的女性,也从侧面折射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历史进程。
故事由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引出,唐顿庄园的财产法定继承人遇难,西波尔作为女性无财产继承权。她不爱权势,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观,大胆与家中的汽车司机相爱。她身着短裙积极参加1914年5月的英国妇女政治运动,并鼓励自己的女仆去做秘书,追求女性该有的平等权利。战争期间,西波尔参加护士工作,感受到了工作带给自己的价值。西波尔死后,她的姐姐伊迪斯在报上公开发表文章支持女权主义。这一时期,女性开始有了话语权,意识到了为自己争取权利的重要性。庄园中的女仆们开始在夜晚电灯下,围坐在“黑匣子”前,收听国王的演讲。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出现在庄园中,女仆黛西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要有所改变,并为自己聘用了家庭教师。女仆总管帕默尔也说道:“我们要渐渐习惯没有男仆的日子。”
——摘编自杨翌《浅析〈唐顿庄园〉中的英国女性主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材料 甲午战争之后,维新派认识到变法需要有新的人才,需要有新的教育,于是逐渐把“变法”与“兴学”相连,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同时,清政府规定学堂中的学生,无需通过严格的科考,按其专业与成绩,就可颁给一定的功名。于是,书院改革渐入高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二十二日,光绪皇帝完全采用康有为在《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的内容,发布上谕,限令两个月之内,将全国大小书院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学堂开始飞速发展。同年,张之洞按学堂方式“革书院,分习经史、地理、天文、外政、格致、制造、绘图、算学诸门,并制定了《通省学堂公共简要章程》,但在讲授内容程度的深浅,执行章程的先后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学堂区别对待。由于全国没有行之有效的章程以及光绪皇帝没有实际决策权力,随着变法的失败,书院改学堂的步伐也就停止了。
——摘编自曾带丽《张之洞与晚清书院改革及改制》
材料 一战结束后,针对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北洋政府积极派遣使节去往欧美国家进行访问,表明中国立场,以期得到其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寻找盟友和伙伴,更进一步加强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资格,并最终确定了“联美制日”的方针。顾维钧也认为:美国“战后于国际上势力必更见扩充”,所以,“我助彼战,将来国交上获益实属不浅”“作为协约国中最强的首脑,以及协约国阵营公认的发言人,威尔逊总统在和会议决时所发表的意见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在巴黎和会期间,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还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日本在远东可作为牵制苏俄的重要力量,并以此牺牲中国山东的利益来满足日本要求。但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不仅恢复了在山东的主权,结束日本的军事占领和政治控制,而且从法律上确认了对胶济铁路和其他经济利益的所有权。有学者认为:“华盛顿会议是中国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权利,还争回一些民族权利的国际交涉。”
——摘编自黄伟《以山东问题的交涉为例看中国外交——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
材料 郭守敬,是我国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工程专家。他是由祖父郭荣抚养成人的。郭荣是饱学之士,尤精通数学、水利。在郭荣的教养下,郭守敬从小勤奋好学。中统三年(1262)春,忽必烈召见郭守敬。他向忽必烈提出了六项水利工程计划。因所提计划具体而有明显的说服力。忽必烈对他大加赞赏,当即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郭守敬在天文学方面的主要貢献有:制造仪器、从事天文观测和为《授时历》做整理定稿工作。在水利方面主要贡献有:修复西夏水利和开凿通惠河。通惠河开通后,南来的船舶可直驶到大都城中,作为船舶终点码头的积水潭上登时桅樯如林,然闹非凡。通惠河不但解决了运粮问题,而且促进了南货北销,繁荣了大都城的经济。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