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 . 增大像距 B . 增大像的大小 C . 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 . 增大取景范围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透过树丛的光束 B . 雨后的彩虹    C . 水中的倒影 D . 海市蜃楼
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 .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托盘 C . 餐桌 D . 墙壁
5、下列是有关小红同学的一些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跑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9s B . 身高约为163cm C . 质量约为46kg D . 体温约为37℃
6、一个长方体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 . 将铁块化成铁水 B . 把长方体铁块磨成圆柱体 C . 把铁块轧成薄铁片 D . 宇航员将铁块从地球带到月球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日食和月食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 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8、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关于煤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体积变大 B . 质量不变 C . 温度变高 D . 密度变大
9、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凝固 D . 熔化
10、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4℃时,液体密度最小 B .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 . 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 . 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这提示我们应该在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2、周末天气晴朗,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到室外做探究实验,他发现树萌下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光的      形成的;他将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老花镜对光线有      作用。
3、北方冬天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过程(填物态物变化名称),这个过程是      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4、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这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金属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如图是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图中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其值是      

6、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1.2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0kg,这只玻璃瓶的容积是      m3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长春方向匀速行驶。从A地到B地共用1.25h。求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km/h?

2、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356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形状大小一样的实心蜡雕。已知铜的密度ρ=8.9×103kg/m3 , 蜡的密度ρ=0.9×103kg/m3。求:
(1)铜雕的体积。
(2)蜡雕的质量。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                   
(1)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如图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明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进行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A ,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确定像的      并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 , 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像是      像。
(4)小明将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5cm处,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AB之间的距离为      cm。
2、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读数时视线如图甲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是高温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图丙是这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 , 根据图象丙分析可知m1      m2(选填“>”、“<”或“=”)。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调节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大致同一      上。

(2)图乙中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了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则应该将光屏适当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些,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将一副眼镜的一个镜片放在图乙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此时烛焰的像会出现在光屏上偏      (选填“上”或“下”)方的位置。
4、小明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明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他所用量筒的分度值是      mL。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 /cm。
(4)在步骤C中,没有充分摇动就抹平表面读数,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5)小明口袋里有一个实心玻璃球,查阅资料得知玻璃的密度不是确定的,一般在2.5g/cm~3g/cm之间。他想用本实验的测量器材,测出该玻璃球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玻璃球的质量为12g,再利用水和本实验中使用的量筒      (选填“能”或“不能”)精确的测出玻璃的密度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