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汉朝 D . 三国
2、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 半坡彩陶 B . 大汶口黑陶 C . 司母戊鼎 D . 毛公鼎
3、有人想实地考察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你会建议他去(     )
A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 .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C .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D . 陕西省半坡人遗址
4、“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
A . 元谋人、北京人 B . 元谋人、半坡人 C . 河姆渡人、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北京人
5、今天,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请问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 . 黄帝 B . C . D . 炎帝
6、下列四个人物中,与其他三人不同的是(    )
A . 商纣王 B . 夏桀 C . 周文王 D . 周厉王
7、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 . 禅让制 B . 王位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种姓制度
8、中国有许多成语典故出自历史,如“卧薪尝胆”与吴越争霸有关。与“纸上谈兵”这一成语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马陵之战 B . 桂陵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长平之战
9、清朝末年,有一位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 . 隶书 B . 甲骨文 C . 小篆 D . 金文
10、李冰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 灵渠 D . 大运河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它建立于(    )
A . 公元前221年 B . 221年 C . 公元前230年 D . 公元前2070年
12、历史证明有压迫就有反抗。由于秦朝的暴政,引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 项羽、刘邦起义 B .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C . 王莽起义 D . 陈胜、吴广起义
13、2014年10月7日,云南的景谷地区发生了6.6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进行了积极救援。如果在中国古代,你可以通过什么仪器知道景谷地震?(    )
A . 筒车 B . 水排 C . 地动仪 D . 楼车
14、东汉末年,有一位医者专研医学,收集民间药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一本医学著作,后人尊称他为“医圣”。请问这位医者及其著作是(     )
A . 扁鹊《伤寒杂病论》 B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 . 孙思邈《千金方》 D . 李时珍《本草纲目》
15、纸的出现与改进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这次革命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屈原 B . 张衡 C . 蔡伦 D . 李春
1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 《汉书》 B . 《史记》 C . 《春秋》 D . 《诗经》
17、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 .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 . 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 . 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8、三国时期政权分立是其时代的主要特征。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19、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 . 祖冲之-《女史箴图》 B .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 郦道元-《水经注》 D . 王羲之-书圣
20、公元383年,哪一场战争之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
A . 赤壁之战 B . 淝水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官渡之战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统一六国文字,把大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C .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 D . 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长城
22、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精准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 . 郦道元 B . 贾思勰 C . 祖冲之 D . 李时珍
23、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 . 晋文公 B . 楚庄王 C . 齐桓公 D . 秦穆公
24、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字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东晋的(    )
A . 王羲之 B . 顾恺之 C . 颜真卿 D . 吴道子
25、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 开凿于两汉,宣传的是佛教 B . 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 . 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 . 开凿于唐朝,宣传的是道教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为了便于学习和接收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谁?他改革的时间是?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卫鞅改革的措施。
(3)材料一中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材料三


材料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图中所示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学派?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部著作中?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人物的思想?
(3)对于材料一中人物提出的思想,秦汉两朝统治者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你用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材料二中的思想家是谁?他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5)材料三中的人物是谁?他提倡什么?他的思想得到哪国国君的赏识?
(6)上述材料出自哪一著作?他的作者是谁?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除草)……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其原因有哪些?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有何启示?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哪种制度?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该制度下诸侯有哪些义务?
(3)此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昭通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