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

1、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经典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通过歌手的深情演绎和学者的精彩点评,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中华经典诗词之美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一经推出,便受到国人的热烈追捧。节目的成功,说明(    )
A . 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融合就能得到认同 B . 电视传媒技术拓展了经典古诗词的内涵 C .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已经普遍提高 D . 形式的创新让传统经典为大众喜闻乐见
2、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依托绢人,剪纸、鲁班锁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同学们参加这些课程(    )
A . 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B . 就是为了和非遗传承人交朋友 C . 能够成为技艺高超的非遗传承人 D . 主要是为了增强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认识
3、国学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日渐浓厚。传统文化进校园(    )

①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

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③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成绩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在过去的2017年,传统文化热席卷影视、综艺、图书出版、教育等行业,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和内容的多种艺术样式不断涌现。针对这样的文化现象,有媒体评论说“诗词、非遗、文物,传统文化成2017年最大‘网红’”。传统文化成为“网红”(    )

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5、中华文化就像一片深邃广阔的森林,各种思想流派都是这片森林中的参天大树,它们(    )

①互相对立

②相互交织

③交相辉映

④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深邃的思想宝库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回答小题。

(1)节目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五节课,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000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①勤劳勇敢    ②自强不息    ③源远流长    ④博大精深

(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旨在(    )

①增强文化自信

②恢复传统文化

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发展中华文化

(2)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7、“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表现为心中有他人。以下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D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中国人(    )

①把家庭至上、以“孝”为重的家庭道德延伸到社会领域和国家生活

②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提出国是在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④自觉培育关心社稷民生的家国情怀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9、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上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这反映了(    )

①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0、中国人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学”的目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②中国人把“修身”与“齐家”、“治国”紧密结合在一起

③认为只有努力进行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④任何人都能把家庭和国家治理好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1、大学生张有琴骑车外出时,不慎刮擦到一辆停放的豪车,便在原地等候车主协商赔偿事宜。车主来了后,得知张有琴等了他一个多小时,当即表示不让他赔偿。他们在这件事中体现出的美德有(    )

①勤俭节约    ②爱岗敬业    ③诚实守信    ④与人为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③④
12、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外的文化产品涌入国门,带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多元文化(    )

①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

④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3、2018年5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国宝档案》节目:《天下名楼——运河古阁光岳楼》如期和大家见面,使聊城这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楼阁展现在全球华人的面前。该档期节目的播出(    )

①让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蜚声海内外

②必将大大激发我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全球华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③有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豪情

④必将全方位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4、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①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

②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自尊

③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根基

④不能有丝毫的改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节目内容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诗,再到唐宋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涵盖中国诗歌史,时间跨度数千年。节目播出为综艺市场注入股股“清流”,观众以最大的敬意和欢呼迎接这类久违的文化节目。对此,《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指出:“中国人的文化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1)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中国人的文化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你认为如何才能激活中国人的文化心?
2、我们伟大的祖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淀深厚的传统美德。
(1)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2)下面历史典故中,蕴含怎样的美德:

①“苏武牧羊”蕴含的美德是:      

②“负荆请罪”蕴含的美德是:      

③“徙木为信”蕴含的美德是:      

(3)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采取哪些宣传方式?
3、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据悉,你校准备召开一次“戏曲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探讨下列问题:

(1)【传承】“我们的节日”有哪些?请写出三个,并围绕其中一个节日写出节日民俗。
(2)【力量】推动戏曲进校园对中学生有什么教育意义?
(3)【活动】请为学校举办展示活动设计几个活动形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