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
B . 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向奴隶社会的顶峰
C . 大化改新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入朝为官
D .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2、“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大化改新
B . 新航路开辟
C . 文艺复兴
D . 罗斯福新政
3、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 .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 废除封建农奴制
C . 维护国家统一
D . 建立世界霸权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处死了国王
B . 推翻了专制制度
C . 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 .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完成以上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 . 发动战争,开拓海外市场
B . 解放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C .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D . 科技立国,重视人才培养
6、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
A . 杰斐逊
B . 华盛顿
C . 林肯
D . 罗斯福
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
A . 蒸汽机——火车
B . 发电机——轮船
C . 蒸汽机——飞机
D . 内燃机——汽车
8、英法美三国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分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其中旨在限制英王权利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9、“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 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 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 . 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11、“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 . 煤炭资源缺乏
B . 劳动力较丰富
C . 海外市场广阔
D . 追逐更大利润
12、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法国大革命( )
A .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 . 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C . 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 .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13、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 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 . 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 . 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14、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
A . “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
B . 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 .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5、下列历史事件中,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日本明治维新
16、从“雾月政变”“法国《民法典》”“滑铁卢惨败”这几个词,你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
A . 华盛顿
B . 亚历山大一世
C . 克伦威尔
D . 拿破仑
17、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
A . 畜力
B . 改良蒸汽机
C . 水力
D . 风力
18、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 )
①维护了专制统治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消灭了各族歧视
④推动了文明进程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
19、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
A . 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 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 .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 沙皇的专制统治没有改变
20、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俄国
21、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 )
A . 大化改新
B . 明治维新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工业革命
22、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A . 风力
B . 煤炭
C . 电力
D . 核能
23、“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却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
A . 牛顿
B . 爱迪生
C . 达尔文
D . 爱因斯坦
24、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他是( )
A . 达利
B . 贝多芬
C . 梵高
D . 毕加索
25、下列文学艺术大师与其创作的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 . 贝多芬﹣《战争与和平》
C . 达·芬奇﹣《向日葵》
D . 列夫·托尔斯泰﹣《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一,指出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是与当时英国正在进行的哪一个历史变革相关。
(2)图二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发明有关?(请举出两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片现危机】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
(2)【举措展胜机】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4)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5)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