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冰、干冰、醋酸 B . 氮气、氧气、空气 C . 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D . 石墨、熟石灰、盐酸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3、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0 C . +3 D . +5
4、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Y>Z>X C . Y>X>Z D . X>Z>Y
5、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检查气密性   D . 稀释浓硫酸
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 . CHH2   CO B . CH4   CO   H2 C . CO   CH4   H2 D . H2   CH4   CO
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铁生锈 B . 冰雪融化 C . 湿衣服晒干 D . 木材制成桌椅
8、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 .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去1个电子 C .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D . 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9、枯茗醛(化学式为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枯茗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g B . 枯茗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枯茗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 D . 枯茗醛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0、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O B . CO2                            C . H2                              D . CO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事实能体现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 固体不易被压缩 B . 花香四溢   C . 水结成冰 D . 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1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 使用节水马桶 B .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 农业上采用喷灌或滴灌 D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
13、铯原子钟300年误差不超过5秒,铯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如下图。正确的是( )

A . 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铯原子的质子数是55     C . 铯元素符号为CS D . 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g
14、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A . SO2、NO2 B . CO2、CO C . SO2、CO2 D . NO2、CO
1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6、锌硒茶”里的“锌”、“硒”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单质
1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是SO2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2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检验氢气纯度

点燃没有听到任何响声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A . A B . B C . C D . D
20、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其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与简答(共6小题)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离子      

(2)氧化亚铁      

(3)两个水分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5)5个硫酸根离子      

(6)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水是我们每天都需要的物质。
(1)自然界中的水需净化后饮用,活性炭常用于净化水,其主要作用是      

(2)啤酒酿造需要大量的软水,生活中常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

(3)纸箱着火了,用水浇灭的原理是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石墨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      

(2)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常用的方法是      

(3)生活中把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4)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5)铁锅容易生锈的原因是      

4、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从宏观上观察: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      元素组成。

5、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人们大量用的是合金,这是因为合金有更多优良性能,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4)与高铁的电动列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煤炭燃烧为动力的乐山嘉阳小火车。

①煤炭燃烧应具备的条件:a.与空气(或氧气)接触,b.      

②在下列物质中,既是煤的燃烧产物,又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酸雨的是      ;a .二氧化碳、b.粉尘 、c.氮气、d.二氧化硫、e.一氧化碳、f.二氧化氮

③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工业上制金属钛是在797℃的温度下,用镁与TiCl4发生置换反应而得到金属钛,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B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的物质,A为单质,B、C、D均为氧化物。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则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写出由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收集满后结束时应先      

(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②中产生的现象是      

(4)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      溶液来吸收。

2、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1)【猜想】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      

猜想3:含有CO和CO2

(2)【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气体生成;

(3)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5)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D装置是吸收水分起到干燥作用。

C装置的作用是      

(6)该试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      (写一条即可)。

四、分析与计算(共1小题)

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林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贝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2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45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52.6 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计算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