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同步练习(1)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A组(共8小题)
1、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这种致病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
B . 危害人体细胞,引起致病炎症
C . 单细胞生物,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D . 生命力强,营寄生生活
2、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中,正确的是( )
A . 破伤风——接触传播
B . 霍乱——飞沫传播
C . 淋病——粪—口传播
D . 细菌性痢疾——水、食物、苍蝇传播
3、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后,使人感染破伤风的原因是( )
A . 直接侵入人体的细胞
B . 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C . 通过其他细胞损害人体的细胞
D . 破伤风杆菌和破伤风没有关系
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抗生素当然成消炎药,一有发热就服用几粒,你认为( )
A . 发热证明身体有炎症,应尽快服用抗生素
B . 身体发热是由细菌引起的,应该服用抗生素来治疗,以消灭细菌
C . 抗生素是一种很好的药,身体一旦有病,就应服用抗生素,没有病时服用还可以防病
D . 应检查发热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再决定是否服用抗生素
5、下列有关青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B . 青霉素是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C .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而死亡
D . 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弱、毒性大、应用广的抗生素
6、近年,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这种悲剧的产生是由于( )
A . 抗生素的生产质量降低
B . 抗生素引发了人体的过敏反应
C . 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结果
D . 超级细菌已经变成病毒
7、若将细菌放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下列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果的是( )
A .
B .
C .
D .




8、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
5 ℃ |
25 ℃ |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2)甲和乙这组对照实验应作出的实验假设是 。
二、B组(共3小题)
1、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菌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 .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 .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2、1928年,英国医学和微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做了如图所示关于肺炎球菌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实验可知,S型肺炎球菌能使老鼠致死,但R型肺炎球菌不能使老鼠致死
B . 第三个实验中的老鼠不死亡的原因是高温加热能使S型肺炎球菌失去致病能力
C . 分析第三个和第四个实验可知,老鼠死亡的原因是加进来的S型肺炎球菌具有致病能力
D . 本实验可以说明S型肺炎死球菌与R型肺炎活球菌之间发生作用,从而使球菌具有致病能力
3、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合理?请简述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