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 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 . 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 . 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 . 孕妇做“B超”
3、妈妈在蒸馒头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 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小火节省燃料
D .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5、下列对时间、长度、温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煮熟一个鸡蛋所需时间约为3600S
B .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0mm
C . 一个发烧病人的体温约为48℃
D .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nm
6、区分女高音与女中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7、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 . 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 . 居民敞开门窗
C .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 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
8、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 .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 . 空气能够传声
9、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
B . 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传递能量
C . 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 .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10、在下图所示图象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11、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 液化
B . 凝华
C . 汽化
D . 升华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
B . 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
C . 60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 60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36μm= nm.②36min= h.③36km/h= m/S.
2、频率高于 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 的声音叫次声波,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3、张明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这是在 方面控制噪声;第二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 方面控制噪声;第三,告诉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花,这是在 方面控制噪声.
4、体育课上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者 | 田 | 乙 | 丙 |
成绩/s | 14.3 | 13.9 | 15.1 |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 相同条件下,比较 的方法.
5、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的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同时伴随着吸热,②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同时伴随着放热.
6、如题图,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飒爽军姿,告知全世界,威震小日本,展我军威,扬我国威……(此处略去929个字)于是乎我感慨:“我是中国人,我骄傲”.请让我们重温经典.习大大温情问候:“同志们辛苦了”,人民解放军坚定回应:“为人民服务!”.
(1)习大大和人民解放军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的耳内.
(2)以“70”造型中的任何一架飞机作为参照物,其他飞机都是 的.
(3)被中国民众亲切地称为“彭麻麻”的“彭妈妈”是著名歌唱家,她演唱的《我们是黄河泰山》、《父老乡亲》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她的歌悦耳动听,是指她的声音的 好.
7、如题图所示是“研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力大小一定,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探究的是 与频率的关系;若钢尺伸出桌边的一段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探究的是 与振幅的关系.用钢尺和塑料尺拨动时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与材料有关.
8、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病人身上温度降低。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可知:80℃的酒精是 态。
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酒精 |
一117 |
78 |
水银 |
一39 |
357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下图:
(1)秒表的读数为 分 秒.
(2)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金属片的长度为 .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读数为 .
2、小明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甲、乙、丙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便于测量 (选填“距离”或“时间”).
(3)如果让小车过了甲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据图中信息求平均速度:甲乙段的平均速度v甲乙 = rn/s,乙丙段的平均速度v 乙丙 =cm/s,小明认为从甲到丙的平均速度 v甲丙 =(v 甲乙 +v 乙丙 )/2,请你判断他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你的方法 .
3、某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操作如下图:
(1)他的操作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随着烧杯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在瓶口有大量的“白气”出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通过图像发现水在第 分钟开始沸腾,沸腾时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中继续 热。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汽泡应如图 。
四、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1、 2016年10月17日,万众瞩目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 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然后 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 并且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以防温度过高.
(3)飞船进入外层空间,当“01号”航天员漫步太空时,他与其他航天员的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 ;看电视直播时,当人们听到:“神舟十一号向祖国人民问好”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是景海鹏!”,这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我们看到宇航员在飞船表面行走,这时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2、如图所示,一列火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在10min内前进18km,然后以该速度完全通过一山洞,耗时30s,已知这列火车长100m.
(1)求火车前进速度是多少m/s?
(2)求这个山洞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