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

A .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B .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C .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D .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2、“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理解错误的是(    )
A .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C .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D .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3、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4、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

官称

职能

官称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宗正

皇室事务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太仆

宫廷车马

A . 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 B . 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 C . 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 D . 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
5、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
A . 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 . 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C . 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 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6、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    )
A . 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 . 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 . 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 . 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7、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

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朝

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

A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 .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 . 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 .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据此可知,这两种制度都能(    )
A . 提高行政效率 B . 减少决策失误 C . 限制专制皇权 D . 加强中央集权
9、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10、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 B .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 . 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 . 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
11、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
A .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 .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 .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12、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系指(    )
A . 王位世袭制确立 B . 分封制的实施 C . 宗法制的创立 D .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3、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
A .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 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C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 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14、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 中央集权 B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5、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
A . 增设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 . 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 . 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 反映了贵族政治已取代官僚政治
16、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日前,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条历经两千多年但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古水渠位于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17、秦朝廷尉李斯在一次议政时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施了( )
A . 分封制 B . 三公九卿制 C . 郡县制 D . 郡国并行制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即是要实现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不是‘可以做’的权利性规定。法律成了压制性的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他更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并且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现代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于自身人格尊严、自由平等、权利义务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而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熊晓梅《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培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罗马公民与中国古代臣民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康德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是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个司,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并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
3、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材料2体现了这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防止独裁暴政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