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20.3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巨大的天体是由分子组成,灰尘不是由分子组成
B . 物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的排列方式、作用力的变化无关
C . 纳米技术研究的都是1mm左右大小的分子
D .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
2、纳米材料所特有的性能及应用是( )
① 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②降低烧结温度
③提高材料的磁性
④能制作高贮存密度的量子磁盘
⑤纳米机器人“医生”能进入人体杀死癌细胞
① 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②降低烧结温度
③提高材料的磁性
④能制作高贮存密度的量子磁盘
⑤纳米机器人“医生”能进入人体杀死癌细胞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①②
C . 只有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都是
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
B .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线
C .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D . 光纤通信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信息
4、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超导材料可用于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
B .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 . 手机贴膜能防止屏幕粘上灰尘,是因为这种材料有较好的防静电特性
D . 电报、电话都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5、超导树料的应用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下列不适合使用超导材料的是( )
A . 电动机的线圈
B . 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的导线
C .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
D . 超导磁浮列车
6、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高温”的超导材料,在100K(﹣173.15℃)左右电阻就能降为零.利用超导材料可以制成( )
A . 加热器的发热体
B . 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二极管
C . 输送电能的输电线
D . 能放大电信号的三极管
7、有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LED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主要由下面哪种材料制成( )
A . 金属材料
B . 陶瓷材料
C . 超导体
D . 半导体
8、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能、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 卫星通信是通过红外线来传递信息的
C .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D .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B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C .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D . 家庭中使用的电热水器的发热体用的是超导材料
10、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保护电压表,在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应先选用量程较小的量程
B .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实验研究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 . 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成计算机内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和三极管
D . 偏远农村家庭常需要架设电视天线,电视天线与输电线接触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
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 )
A .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 .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C . 通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D .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关系
2、若能将超导体材料用于生产之中,会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 )
A . 大大降低远距离输电时的电能损失
B . 可制成高速磁悬浮列车
C . 使电动机体积小、功率大、效率高
D . 给人类节约大量能源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 和绝缘体之间;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就变成了 ,这就是超导现象
2、科学研究发现,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这种性质称为超导性,具有超导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超导体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1)请就超导现象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如:哪些材料具有超导性? .
(2)请列举未来超导体可能应用的一个例子 .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如果我们找到了在常温下具有超导特性的导体,设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探究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 仪器与器材:电源、半导体二极管V、电阻R、灯泡、导线、接线板、接线柱.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步骤:
(1)取一个电阻R和一个半导体二极管V,分别接成如图中(a)、(b)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a中灯泡 (填“亮”或“不亮”)、b中灯泡 (填“亮”或“不亮”).
(2)把电池的正、负极互相调换后,将变成如图中(c)、(d)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c中灯泡 (填“亮”或“不亮”)、d中灯泡 (填“亮”或“不亮”). 分析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