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图1
图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①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g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C.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①酒精溶液中含有的一种有机物是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③最清洁的燃料是 。④酸的溶液中都含有的一种离子是 。
①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升温使气体溶解度 。②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③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④食品厂薯条袋内充氮气,是因为氮气 。
①“共享汽车”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材料名称,下同),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②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 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③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好处有 (填标号)
a.降低出行成本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节约能源
d.降低交通压力
三、推断题(共2小题)

四、实验题(共2小题)
五、计算题(共2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