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
A . 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 . 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C . 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 . 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音色会逐渐改变
B . 音调会逐渐降低
C . 响度会逐渐降低
D . 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都有可能
4、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
A . 0.29厘米
B . 2.9厘米
C . 29厘米
D . 290厘米
5、在相同的温度下,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 . 在水中
B . 在真空中
C . 在空气中
D . 在大地中
6、同一个人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其原因是( )
A . 教室里声音传播的快
B . 操场上障碍物多,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
C . 操场上声音传播的快
D . 教室里原音和回声会混合在一起
7、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挂钟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应是 ( )
A . 1:20
B . 4:05
C . 10:40
D . 8:50

8、为了研究单摆摆动的周期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应选用( )
A . 摆球的质量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
B . 摆球的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而摆线长度不同的摆
C . 摆球的质量相同,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不同的摆
D . 摆动幅度和摆线的长度相同,而摆球质量不同的摆
9、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 )
A . 0°
B . 22°
C . 30°
D . 42°
10、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
A . 下降
B . 上升
C . 不变
D . 不确定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质量的主单位是 ,时间的主单位是 。
2、物体所含 叫做质量;实验室里,测量质量基本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
3、生活中我们会利用声音的 特征来挑西瓜;医生使用听诊器,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 ;声纹锁只有当主人说出设定的暗语才会打开,别人即使说对暗语也打不开,是利用声音的 特征。
4、请填入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①初二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 ;
②一袋牛奶的质量约为220 。
③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为40 ,合 秒。
5、悠扬悦耳,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称为 ;刺耳难听,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叫做噪声。摩托车的消音器,是从控制 的环节来控制噪声。
6、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真空中的光速是 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小。
7、物理学中使用光线这一物理模型来表示光的 和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可以 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8、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 Hz的超声波,人耳 听见(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雷达——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若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4秒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该处海底的深度为 米。(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9、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然是”、“不是”),称为 反射;电影院里,观众坐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幕布上的影像,是光的 反射。
10、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 度,保持此时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1、通常一切乐器或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研究表明,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如图所示分别为音叉、小提琴和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
(1)如图所示声音波形图是哪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A . 音叉
B . 小提琴
C . 长笛
(2)与如上图相比,该物体发出的声音响度变 ;音调变 。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请根据如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A´B´ 。
3、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上画出平面镜位置。
四、实验题(共5小题)
1、用如图(a)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b)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其中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 (选填快”、“慢”或“一样快”)。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 秒,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 (选填“多”、“少”或“一样”)。
2、如图所示,小量同学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轻;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得出结论: 。
3、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使它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第一次轻轻拨动,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较轻,同时注意到钢尺振动幅度较小;增大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听到钢尺振动声音变响,同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变大。
(1)由此可得出结论: 有关,且 越大, 越大。
(2)小红还能利用这把钢尺探究声音的 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3)本实验用到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
4、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说明: ;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 ;进一步研究,当把光由BO射入,发现反射光恰好由OA射出此事实说明: 。
5、如图所示,小量和小红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2)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4)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小量改变蜡烛的位置,记录了蜡烛A和较清晰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如表1所示:
然后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他会得到这个测量结果的原因是:。
(6)小量和小红经过讨论后,纠正错误,重新进行实验并将正确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将表2填写完整,;
最终他们得到正确结论:平面镜所成像,。
(7)若要进一步研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情况,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选出所有可以使用的器材) (7)
A . 一张白纸
B . 一张黑纸
C . 1厘米厚的透明玻璃板
D . 0.2厘米厚的透明玻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