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的融化 B . 白磷燃烧 C . “干冰”升华 D . 轮胎爆炸
2、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
A . NH3  NO  HNO3 B . NO  HNO3  NH3 C . NO  NH3  HNO3 D . HNO3   NH3 NO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石油      B . 干冰     C . 生铁     D . 糖水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 配制NaCl溶液 C . 称粗盐的质量    D . 过滤
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呈电中性                  B .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氮气、钢、氯酸钾    B . 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C . 氧气、水、空气    D . 金刚石、石灰水、石油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的化合物是(    )
A . SiO2    B . Fe3O4    C . Al2O3    D . CuO
9、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X+5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H2O B . H2O2  C . HClO D . O2
10、酚酞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其化学式为:C20H14O4 。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酚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8g    B . 酚酞是由38个原子构成的 C . 酚酞属于有机物    D . 酚酞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5:1
11、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的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 4:19    B . 3:5    C . 1:3    D . 2:17
12、某有机物R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质量如下表所示( )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51

96

0

0

反应前质量(/g)

x

0

88

5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x值为5 B . 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C . R物质中碳、氢质量比为4:1 D .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氖气分子       
(2)3个铵根离子      
(3)锰酸钾      
(4)氧化铁      
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化合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3)往盛有氯气(Cl2)的集气瓶中,不断通入氨气,首先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随后出现大量白烟,该白烟是由一种固体小颗粒形成的(NH4Cl)。试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同主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Cl和Br在同一主族中。已知:Cl2+H2O=HCl+HClO。试写出Br2通入到水中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编制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部分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     H

1.008

2    He

4.003

第二周期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三周期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请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      ,其与17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3)同一纵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是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2、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下面实验:
(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事先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取下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试写出两条即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H 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B是氧化物,G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E: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      (填物质名称)检验H气体的存在。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实验室用此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2)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装置C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进行实验,发现E中溶液逐渐变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填“一定”或“不一定”) 为二氧化碳气体。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气(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制取其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填装置序号)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_____  

(5)
A .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 .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 . 氨水的水溶液显碱性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21.4g。问:
(1)制得氧气多少克?
(2)剩余固体里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天门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