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B . Cu、Ag、FeSO4溶液 C . Fe、Ag、CuSO4溶液 D . Fe、Cu、稀硫酸,AgNO3溶液
2、A、B、C三种金属,它们与有关溶液的反应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C+BSO4=CSO4+B       ④A+H2SO4→不反应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A>B>C  B . A>C>B  C . C>B>A D . C>A>B
3、用实验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 硫酸钠溶液 B . 硝酸银溶液 C . 硫酸锌溶液 D . 稀硫酸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下(反应所得产物可用作试剂进一步反应),其中不可行的方案是(  )

A . 铜、硝酸银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B . 银、铜、氯化亚铁溶液 C . 铁、银、氯化铜溶液 D . 铁、硝酸银溶液、氯化铜溶液
5、

如图所示:将铁钉置于水中,则铁钉三个不同部位,最先生锈的是(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以上都有可能
6、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  )

A . R>M>N B . N>R>M C . R>N>M D . N>M>R
7、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同学设计采用下列三组试剂进行探究:①锌、银、硫酸铜溶液②银、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③铜、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  )

A . 只有③  B . ①和② C . ①和③ D . ②和③
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多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的试剂如下:

①Fe、Ag、CuSO4溶液;②Cu、FeCl2溶液、AgNO3溶液;③Fe、Cu、稀盐酸、AgNO3溶液;④Fe、Cu、AgNO3溶液;⑤Cu、Ag、FeSO4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只有①②⑤ D . 只有①②③
9、在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工业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擦洗机器表面油污 B . 用天然棉纤维做内衣比用合成纤维做内衣穿着更舒适 C . 农业上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 焙制糕点时可在面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10、下列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 . 溶液中有溶剂,所以溶液中一定有水 B .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 . 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 . 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C . 铝在空气中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铝制品性质不稳定 D .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
1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 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 . 铝比铁更容易跟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 . 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13、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及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 . 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4、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及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 . 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5、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随时间变化图) B .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直至过量 C .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将同一个土豆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一些结论吗?,请任写一条       .

(2)把几枚小铁钉完全插入乙土豆内,再把土豆放回乙盐水中,此时土豆在乙盐水中将       ,请简要说明理由:       .

2、将下面5个选项分别填在横线上,每项只用一次

A、缓慢氧化;B、疏松多孔;C、受空气和水共同作用;D、铁器与空气隔绝;E、没有水分存在铁不易生锈.

(1)钢铁锈蚀条件       ;

(2)钢铁锈蚀的过程属于       ;

(3)铁锈的状态       ;

(4)使铁器保持干燥的原因是       ;

(5)铁器表面喷漆的目的是       .

3、铁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金属,铁生锈实际上是铁和            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4、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如图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

(3)工业上可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措施有      (写一点即可),也可在铁片表面镀上一层锌,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 . 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试推断,反应物除了Zn、水和氧气外,还应有      

三、探究题(共5小题)

1、

 连云港碱厂年产纯碱120万吨,是我国三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它的产品除了纯碱外,还有氧化钙和碳酸氢钠.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可简单表示如图1:

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①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②2NaHCO3Na2CO3+CO2↑+H2O

请回答:

(1)①“碳化”过程中需要的CO2 , 可由石灰石高温煅烧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室中,通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气体,不选用浓盐酸的理由是 ;干燥CO2气体,可用的干燥剂是         (填字母).

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生石灰

(2)①该厂“过滤”所得的NH4Cl可作化肥中的        肥,它也可与Ca(OH)2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产品CaCl2 , 同时还有NH3和H2O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厂的另一种产品碳酸氢钠俗称         ,它的重要用途有          (只写一种).

②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        .

A.使用的漏斗叫长颈漏斗    B.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C.玻璃棒应不停搅拌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试剂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

(4)

方案二:用图2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但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气密性良好)

2、

 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Ⅰ.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的流程如图1.

(1)粉碎的目的是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 25%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             , 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3)物质X是       , 滤渣中含有金属单质有       , 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      、冷却结晶、      、洗涤和低温烘干.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为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6)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分别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       ℃为宜,pH应控制在       为宜.

(7)

以某菱锌矿(ZnCO3含量为62.5%)为原料制备锌的原理如下(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ZnCO3ZnO+CO2↑     ZnO+COZn+CO2

则100吨这样的菱锌矿理论上最多可制得锌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3、为了测定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用提供的下列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铁片    铜片    稀硫酸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1)利用上述药品,你最多可以设计       种实验方案.

(2)请选择一种实验方案叙述如下:       .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4、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使用到镍(Ni)、铜、铁等金属.某兴趣小组决定探究Ni、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一: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甲中没有现象,乙和丙中产生气泡,且乙中产生气泡比丙中的快.

①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比较出Ni、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

实验二:(所用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现结论


相同浓度的

NiSO4溶液

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

铜片表面

       

三种金属活动性

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迁移应用: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      溶液,通过实验也能证明Fe、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5、

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中的现象为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所示.

①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物质是       ,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②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 R>Ag          b. R>Cu       c.R>Zn        d.R<H.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