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 “瓦子”的出现 D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毕昇的最大贡献是(    )
A . 改进了造纸术 B . 发明了火药 C . 编写了《梦溪笔谈》 D .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如图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

A . 造纸术的改进 B . “麻沸散”的制成 C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下列我国的发明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的是(    )
A . 印刷术 B . 地动仪 C . 火药 D . 麻沸散
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发明是(    )
A . B . C . D .
6、宋朝人记载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段记载说明指南针(    )
A . 前身是司南 B . 到宋朝人们才制作出指南工具 C . 在航海中起主要作用 D . 在航海中起辅助作用
7、有巨大破坏力的火药一直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血腥和硝烟常与之相伴,这样残酷的情景,在我国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8、“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
A . 元朝中外交通发达 B . 元朝疆域广大 C . 元朝人口较少 D . 元朝民族关系融洽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指南针                 图二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船             图三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1)图一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航海始于何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在指南针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什么人起了桥梁作用?请说明图二和图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图三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项发明?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发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实图三的内容,请你再推荐一项发明,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4)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5)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请你为今天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一点好的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