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6节 光合作用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 . 吸收二氧化碳 B . 吸收水和无机盐 C . 生产有机物
2、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这与细胞的哪一结构有直接关系( )

A . 细胞膜 B . 液泡 C . 线粒体 D . 叶绿体
3、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

A .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 . 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C . 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D . 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4、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 )

A .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A . 蛋白质 B . 脂肪 C . 纤维素 D . 淀粉
7、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

A . 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 . 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 . 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 . 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
8、下列哪项措施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

A . 松土排涝 B . 合理密植 C . 带土移栽 D . 地膜覆盖
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结果是:叶片遮光部分遇碘液不变色,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水      

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⑤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A . ①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10、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 . 进行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 . 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C . 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D . 该实验说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11、“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别是(  )

A . 蓝色 蓝色 B . 蓝色 黄白色 C . 黄白色 黄白色 D . 黄白色 蓝色
12、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 . 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C . 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 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变蓝
13、下面描述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 . B.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水 C .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 . 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水+能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绿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


2、俄罗斯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曾这样说:“…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笔挥舞.”请你猜猜它是      

3、人们所食用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是由生物圈中的            提供的,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4、渔民们经常往鱼塘中施肥,目的是促进鱼塘中      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鱼类提供生活所需的      

5、

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


        ②       ③        ④        ⑤       .

三、探究题(共4小题)

1、

 如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实验,请根据实验活动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水和       ;

(2)将该装置用黑布遮罩,小白鼠很快死亡了(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3)为了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某同学将该装置中植物的叶全部剪掉,更换一只活小白鼠,并给予光照,你认为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我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3、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1、2号两支试管(1号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2号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壮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甲,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步骤④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②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③步骤⑦中叶片c处变蓝.请解释叶片c处变蓝的原因:      

(3)利用图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       移动.

4、

 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结果如下表:

灯泡功率(W)

5

10

15

2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7

15

34

48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于装置的距离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请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探究性问题: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

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重,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6节 光合作用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