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4 机械效率(第4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8小题)
1、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则此过程中( )
A . 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B . 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C . 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 . 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B . 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C . 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
D .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牛的物体在10 秒内匀速上升了1 米。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牛,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 总功是800焦
B . 有用功是800 焦
C . 拉力F做的功是500焦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4、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重1牛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0.2牛,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甲和F乙 , 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和η乙 , 则( )
A . F甲>F乙
B . F甲=F乙
C . η甲>η乙
D . η甲<η乙
5、质量为0.5千克的塑料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0 千克,小明将其从地面匀速搬到高度为1米的桌面上,在竖直向上搬水的过程中所做的总功是 焦,有用功是 焦,机械效率是 。(g取10 牛/千克)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6 牛的拉力将重为8
牛的物体拉上高3 米、长5 米的斜面,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总功是 焦,有用功是 焦,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7、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牛的物体匀速提到5米高的楼上,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为60牛,则拉力F做的功为 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8、如图是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将210 牛的重物匀速提高2 米的过程中,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100 牛,则有用功是 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B . 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
C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
D .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
2、图甲中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2(如图乙)。此过程滑轮组( )
A . 总功为F2s
B . 额外功为F1s
C . 机械效率为
D . 额外功为3F2s-F1s

3、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秒内将重为540牛的重物匀速提升3米,所用拉力为200牛。则他所做的有用功是 焦。额外功是 焦,拉力的功率是 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4、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1.2米的斜面将重为45牛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米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所做的有用功是 焦;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 牛。
5、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力,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倾斜角θ | 12° | 30° | 45° |
小车重G/牛 | 5 | 5 | 5 |
斜面高h/米 | 0.2 | 0.5 | 0.7 |
斜面长s/米 | 1 | 1 | 1 |
拉力F/牛 | 2.1 | 3.6 | 4.3 |
有用功W有/焦 | 1.0 | 2.5 | 3.5 |
总功W总/焦 | 2.1 | 3.6 | 4.3 |
机械效率η | 47.6% | 69.4% | 81.4% |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 ,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
(2)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 。
(3)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 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法。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杠杆的O点悬挂,能自由转动,在A点悬挂总重为9牛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其中AO=10厘米,AB=20厘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75牛。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静止时,若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弹簧秤示数应为 。
(2)杠杆缓慢转动时,其机械效率为多少?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点,O和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阻力),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