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 , 可能含有H2SO4 B . 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 . 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 . 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2、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水果是( )

A . 菠萝 pH=5.1 B . 草莓 pH=3.1            C . 苹果 pH=4.7 D . 柿子 pH=8.3
3、化学方程式:2N2H4+X=3N2+ 4H2O是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发生的化学反应。X的化学式是( )

A . NO2 B . N2O C . N2O3 D . N2O4
4、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 )

 

A . 紫色 B . 蓝色 C . 红色 D . 无色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a2+  Cl  Na+     B . Cu2+   K+     OH C . H+   Na+     D . K+    Na+      
6、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Z>Y>X B . Y>X>Z C . X>Y>Z D . X>Z>Y
7、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 .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 D . 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 酚酞溶液 B . 镁条 C . 氯化钾溶液 D . 氯化铜溶液
9、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硫酸溶液中K、OH、Cl可以大量共存 B . 硫酸溶液和盐酸中都含有H , 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 .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 . 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10、Ba(OH)2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性质与NaOH相似,下列关于Ba(OH)2的描述中不属于可溶性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B .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 . 能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 . 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水
1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 在Ca(OH)2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2、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 )

A . CuSO4 B . Fe C . HCl D . SO2
13、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 . 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
14、利用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 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B . Fe、Ag、CuCl2溶液 C . 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NO3溶液 D . FeCl2溶液、Cu、Ag
15、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既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又能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能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④既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2)如果蔗糖(C12H22O11)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是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烧开水的铝壶用久了在壶底部会有一层水垢,它的成分中含有CaCO3 , 清洗铝壶时可用少量稀盐酸将其溶解除去,化学方程式为      ;但盐酸用量过多,则会损坏铝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g水中含有6g氢元素。
(3)经检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某同学为测定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200g水垢,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66g。请计算: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3、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去)。(已知氢气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铜单质和水)

 

(1)X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C      

(3)若F不溶于稀硫酸,写出F可能的化学式       , 该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      。请再写出一个与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4、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纯硅,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1)SiCl4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2)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SiO2 , 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有毒的气体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过程③中除生成硅外,还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4)根据②可知,硅与氯气反应可转化为四氯化硅,则2.8 g硅完全反应生成四氯化硅的质量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实验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若试管中反应物为混合物,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用此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标号)。
(3)F装置可用来作排水法测氢气的体积,此时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入。F装置验满氧气的方法是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①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K1和K3 , 关闭K2 , 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看到D中      现象时,CO2已集满。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 , 打开K2 , 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 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2、程明和王刚不小心将纯碱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①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②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③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 Ⅰ.Na2CO3+HCl=NaHCO3+NaCl;Ⅱ.NaHCO3+HCl=NaCl+H2O+CO2↑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根据信息①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      保存;
(3)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他们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了少量白色固体。王刚认为这就是纯净的NaAc,而程明则认为里面含有HAc。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瓶中17.3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现有一包Na2CO3和Na2SO4固体粉末混合物22.2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 , 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Na2CO3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向100克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点时所得溶液的pH值为  (填编号); (1)
A . 大于7 B . 等于7 C . 小于7
(2)通过计算,确定M点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4、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贺州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4.66

24.22

m

43.34

52.90

62.90

72.90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表中m=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向盛有26.4g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8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全部消失,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减少了4.4g,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