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江边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米饭变馊 B . 石蜡熔化 C . 铁锅生锈 D . 牛奶变酸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3、在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涉及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H2SO4 B . Ba(OH)2 C . BaSO4 D . H2O
4、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 . 10g水通电完全分解后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为10g C . 物质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D . 瓷碗粉碎前后质量不变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B . 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C . 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D . 用赤铁矿石炼铁:Fe2O3+CO 2Fe+CO2
6、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 . W可能是单质 B . Y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7、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 . 18 g B . 8 g C . 28 g D . 30 g
8、“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 .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 .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 . 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 .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9、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A . 可燃性 B . 还原性 C .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吸附性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 .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1、“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尼古丁 D . 焦油
12、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 .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 . 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13、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安装好仪器  ②注入稀盐酸  ③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以上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②④⑤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②①④③⑤ D . ①④③②⑤
14、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 .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 . 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银不是银  ②干冰不是冰  ③铅笔芯不含铅  ④金刚石不含金.

A . ①④ B .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1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 . 先变红后变紫 B .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 先变蓝后变紫
17、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18、

已知反应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2H6 B . C2H4 C . C2H2 D . C2H6O
19、

化学方程式aC2H2+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 . 15 B . 14 C . 13 D . 10
2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21、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 加入药品   B . 收集气体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验满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铁离子      ;②8个二氧化氮分子      ;  ③n个氢原子      ;④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2价      

2、选择以下物质的序号填空:①金刚石;②石墨;③木炭;④活性炭;⑤干冰.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咐毒气的是      ,可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的是      ,可用作电极的是      ,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①4Fe+3O2 2Fe2O3      ②C+O2 CO2      ③H2+O2 H2O      ④2H2O═2H2↑+O2      

4、“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去年5月,我省某地就因假酒中毒死了9人.

(1)“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的视力迅速下降,甚至死亡.甲醇的工业制法为X+2H2 CH3OH,则X的化学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2)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写出乙醇作燃料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5、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如图1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是      

(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4)图2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5)温室效应是由      引起的,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等矿物燃料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免赠贺卡,双面使用纸张.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面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基本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CO C  CO2 CaCO3

(1)            ;、

(2)            

(3)            

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5)实验室通过多种反应可以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则制取NH3应选      做发生装置,应选      做收集装置.

8、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 , 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 , 结果W1>W2 , 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完毕后,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甲同学:木炭.

乙同学:氧化铜.

丙同学:木炭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

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实验设计】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1)【实验分析】(1)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黑色固体红热并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该黑色固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小宇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试求: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为1.429g/L)

②通过计算,说明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江边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