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读数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固体 D .      倾倒液体
2、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78%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3、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酒精挥发 C . 木条燃烧 D . 水结成冰
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 B . 金刚石 C . D . 氢氧化钠
5、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化学式是C2H4 B . X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氧 C .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C . 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水分子间有间隔
7、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 B . 汽油 C . 氢气 D . 天然气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 在加油站内应严禁烟火 C .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 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的节省石油资源
9、下列符号中,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 Fe2+ B . Fe3+ C . Fe D . 2 Fe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B . 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是      ;  

(2)3个氢原子可表示为      

(3)镁离子      ;       

(4)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下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氯化钠的化学式是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应排在第      周期。

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利用      的吸附性去除水中异味;

(2)生活中可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在电解水实验中,      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

4、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是      

(2)K2CO3、Na2CO3都含      (填离子符号);

(3)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4)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 ,其中      发生氧化反应;

(5)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从操作角度: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      (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2)从现象角度: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色火焰;

(3)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铁丝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而硫不能,其原因是      ,由此推测,SO2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硫、铁丝燃烧实验中要用纯度较高的氧气,最好采用      法收集。

6、我们要能够由现象到性质、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1)我们曾经做如右图这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①“反应后”图示中应再填入      个“ ” 微粒;

②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①X的值为      g;        ②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③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7、下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老师做了实验甲,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明通过实验乙和丙完成了探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由②④可获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由③④可获知的灭火原理是      

(3)小亮设计了实验丁。与甲实验相比,丁实验的优点是      

8、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列问题。

(1)标号为c的仪器名称是      

(2)用2KMnO4 K2MnO4+MnO2+O2↑制取O2

①若制取3.2g O2 , 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      g;

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实验即将结束时,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 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B.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熄灭酒精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b、h、i、j、m和      

(4)图甲所示实验中,倒入一半水后盖好瓶盖振荡,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5)图乙所示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