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根据概念图回答:
(1)图中“A”是指 ;
(2)20℃时,将5克食盐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我们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时,分类依据的是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溶液中溶质分散的实际情况.
(1)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
(2)反应后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
(3)若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稀硫酸过量,则反应后溶质为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四、探究题(共3小题)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生活用品有: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仪器任选.
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
【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图:
实验目的 |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体温变化变化情况 |
实验用品 |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
操作过程 |
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