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测量法
D . 实验法
2、
如图,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 转动转换器
B . 调节反光镜
C .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转动细准焦螺旋
3、
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B .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C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 .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①
4、新疆生产的水果又大又甜,以甜瓜为例,新疆与某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温度条件却差别较大(见表),致使新疆产的同品种甜瓜更甜.以下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其推理过程应该是( )
平均温度(℃) | 新疆 | 某地 |
白 天 | 34 | 34 |
夜 晚 | 13 | 23 |
①新疆夜间的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某地夜间的温度高,呼吸作用强,分解的有机物多;
②新疆产的甜瓜含糖量高,因此更甜;
③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
④两地白天温度、光照和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甜瓜制造的有机物基本相同.
A . ③④②①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④③
5、为了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选出正确的实验组织和对照组( )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②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6、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
A . 能对外界做出反应
B . 能生长和繁殖
C . 能适应环境
D . 是由细胞构成的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单方向的,逐渐减少的
B . 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 . 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 . 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8、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 . 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 .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D .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9、在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与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 根
B . 血液
C . 神经元
D . 西瓜皮
10、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一般都具有根、茎、叶、种子
B . 相对孢子植物来说,适应陆地环境能力更强
C . 都有较发达的输导组织
D . 都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并且都属于种子植物
11、海带、葫芦藓、银杏、菠菜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海带呈褐色,体内不含叶绿素,是异养生物
B . 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无根,植株矮小
C .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D . 菠菜生活在陆地上,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
12、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植株、种子、果实和雌蕊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的1是由图乙中的5发育而来的
B . 图甲中的3是由图乙中的6发育而来的
C . 图丙中的10是由图丁中的13发育而来的
D . 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乙中的7
13、植物体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 . 气孔、导管、根毛
B . 根毛、导管、气孔
C . 根毛、气孔、筛管
D . 导管、气孔、根毛
14、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 . 叶片表皮细胞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
C . 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叶片由叶脉和叶肉组成
15、如图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个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比较C,D 实验,D实验更能准确的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B . 比较A,D装置可以说明叶片的蒸腾作用
C . B与C两个装置是一组对照实验
D . 在A,B两个装置中,A塑料袋水珠较多
16、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将几根塑料管埋入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这主要是促进根的(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分解作用
17、“车在林中走,人在画中游”这个绿化目标,可通过下列哪项活动实现( )
A . 乱砍滥伐
B . 乱不滥杀
C . 废气排放
D . 植树造林
1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是( )
A . ④表示呼吸作用
B .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E这一级积累最多
C . A→B→E形成一条食物链
D . A固定的能量的多少决定B,E数量的多少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 ,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3)草和兔子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草细胞有 ,可以对细胞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4)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和 。
(5)图三中的A通过生理过程 (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
(6)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
2、根据如图有关菜豆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探究图示,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米自[ ] ,发育成菜豆幼苗Ⅰ的结构是[ ] 。
(2)菜豆种子到菜豆幼苗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
(3)菜豆植株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用图中字母表示).小林用显微镜观察根尖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由此他判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根尖细胞的 (填字母)
部位的细胞。
(4)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所示) 的原因是 。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塑料袋,发现内璧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经叶片的[ ]
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形成的,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细胞围成的,构成叶片的所有活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5)菜豆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其自身所进行的光合作用,一昼夜后测定菜豆植株体内有机物积累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 (5)
A .
B .
C .
D .




3、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 (1)
A . 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 . 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 .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 . 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4)实验结论: .
4、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 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 。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 加热,[ ]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 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入 ,看到甲图[ ]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 ]和[ ]两个装置。此实验的结论给人们在农业生产上带来的启示。
(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 (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作用。
5、把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后,分别移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中。用黑色袋子将A装置罩住,再将A、B两装置移入太阳光下照射3﹣4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A、B两装置中的盆栽植物叶片各一片,脱色清洗后,滴加几滴碘液观察,发现B装置中取出的叶片显现蓝紫色,而A装置叶片颜色无变化,由此可见B装置的叶片产生了 。
(2)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 。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 ,而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保证 。
(3)在这一实验过程中,B装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来源于 ,B装置为A、B两装置内的植物呼吸作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