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执政于20世纪60—8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2、请你分析下表中的信息,与其最符合的一个主题应该是( )
原名 | 新名 | 更改时间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匈牙利共和国 | 1989年10月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罗马尼亚共和国 | 1989年12月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保加利亚共和国 | 1990年11月 |
A . 美国竞选
B . 中东动荡
C . 苏联解体
D . 东欧剧变
3、“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
A . 苏联
B . 英国
C . 美国
D . 法国
4、1991年8月19日,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权,结果失败。此后,控制了苏联局势的是( )
A . 戈尔巴乔夫
B . 叶利钦
C . 赫鲁晓夫
D . 斯大林
5、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①建立经互会 ②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③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 .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 苏联政局动荡
C .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7、“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的这个国家的最终结局是( )
A . 经济日益强大
B . 国家走向解体
C . 社会政局安定
D . 各种矛盾缓和
8、“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
A . 冷战开始
B . 苏联解体
C . 东欧剧变
D . 经济危机
9、在苏联历史上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是( )
A . 叶利钦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10、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他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材料中“桎梏”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苏联模式
D . 华沙条约组织
11、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 .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积弊
B .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
C . 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12、随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苏联退出了历史舞台。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解体一共维持了多少年( )
A . 68年
B . 69年
C . 70年
D . 71年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
(2)材料一中的图(c)中赫鲁晓夫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在一起,“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是他最好的写照。从改革的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面临怎样的形势?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材料三中的“某大国解体”有什么关系?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都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