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国是世界上产盐最早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A . 蒸发溶剂 B . 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的方法 C . 冷却热饱和溶液 D . 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2、小华在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概念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 风和日丽 B . 四季如春 C . 暴风骤雨 D . 阴转多云
4、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带负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带正电,丙带正电 B . 甲带正电,丙带负电 C . 甲带负电,丙带正电 D . 甲带负电,丙带负电
5、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B .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 .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 .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6、校园足球赛中运动员“临门一脚”时,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 )

A . 小脑 B . 脑干 C . 脊髓 D . 大脑
7、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而广州却是花的海洋。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季风
8、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B . 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9、下列关于激素分泌异常与相关病症不对应的是( )

A .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 B . 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C .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D .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10、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B .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 . 让易拉罐密封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D .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11、如图所示,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 B .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 C .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 . 两杯液体的密度是相等的
1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两部分 B . 神经系统由脊髓和它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C . 条件反射的神经串枢位于脊髓中 D . 若④受损伤,刺激①后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13、小科听了交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后,对学校附近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的电路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观察、思考,他画出了下列红、绿灯连接的电路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14、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两灯都不亮,用一根导线连接a、b两点后,两灯仍不亮,再用这根导线连接b、c两点后,两灯还是不亮:仍然用这根导线连接b、d两点后,灯L1亮而灯L2不亮,假设故障是下列中的一个,那么故障可能是 ( )


A . 灯L1断路 B . 灯L1短路 C . 灯L2断路 D . 开关的接线柱处断开
15、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占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 . 悬浮 B . 漂浮 C . 沉底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2、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      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通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      (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3、如图所示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太,管口处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瓶中的液体就在      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用如图所示的喷壶喷洒药液时,先要用设置在喷壶上的打气筒向内打气,然后打开阀门,药液就会喷出。向壶内打气,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4、根据如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氯化钾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60℃时,在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      g;
(3)将180g硝酸钾和34g氯化钾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100g80℃水中充分搅拌,当降温到20℃时有较多固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 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仍然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B . 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中只有硝酸钾 C . 在80℃时固体经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
5、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浸没水中,松手时,物体会      ,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6、如图所示,请设计一个电路,要求:灯泡L1、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灯泡L,的电流,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后,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尽管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有发生。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

测试人数

测试要求

测试次数

饮酒前测试准确的次数

测试者饮酒量(mL)

饮酒后测试准确的次数

10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指向自己右手食指指尖,重复做20次

19

300

15

20

600

9

20

900

5

20

1200

3

20

1500

2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科学兴趣小组作出假设      
(2)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      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3、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1)闭合开关,发现L1亮,而L2不亮。小易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短路,你认为他的判断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易将电路中右侧的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一端改接到“-”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动。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      的电流(填“干路”或“L2”),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3)小易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流表的测试对象

电流表的示数

L1所在的支路

0.30

L2所在的支路

0.20

干路

0.50

4、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底面积相同而体积不同的圆柱状铝块(带有挂钩)若干、烧杯、盐水、水、酒精、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和细线。已知 .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他选择了一个铝块做实验,铝块的体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三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烧杯、水和弹簧测力计,用如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铝块的重力,然后把这个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其他两个铝块重复上述实验。分析数据得出了结论。

 

①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      

②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记号笔,写出改正不合理之处的做法: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2、下表为20℃盐酸的密度和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时,小明量取50毫升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以配制稀盐酸。试回答:

密度(克/厘米3

1.025

1.05

1.075

1.1

1.125

1.15

1.18

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5

30

36

(1)根据上表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中含有溶质为      克。
(3)小明用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可配制l0%的稀盐酸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将一个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其静止时,从烧杯中溢出0.6kg的水。(g取10N/kg,水的密度 =l.0×103kg/m3)
(1)求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2)通过计算判断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
(3)求正方体的密度。
4、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在水电解过程中,氢氯化钒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把180克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进行电解,电解结束詹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

 

(1)180克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2)在水电解过程中,有多少克水被电解了?
(3)在配置1%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3)
A . 量筒量取水时俯视 B . 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有部分洒落在桌上 C .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直接配置溶液 D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通电分解水时在试管a内得到      ,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5、某同学接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正常发光,两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如图(b)所示:

 

求:

(1)通过灯L1的电流为多大?  
(2)通过灯L2的电流为多大?
(3)若在工作过程中一条支路突然烧断,试说明电流表A1的示数将发生什么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