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克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
1、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没想到,消息配图中的中国地图缺少了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部分版图,接到不少网友投诉。这一消息使我国的( )
A . 国家主权受到威胁
B . 国家的统一遭到破坏
C . 国家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 . 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2、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 . 对国家负责
B . 对社会负责
C . 对他人负责
D . 对自己负责
3、近几年,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恶意拖欠、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强买强卖、借贷不还等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风气造成极大伤害。这提醒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到( )
A . 尊重他人
B . 以礼待人
C . 诚实守信
D . 包容他人
4、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
B . 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
C . 在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可以首先考虑国家利益
D . 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做法过时了,不符合国情
5、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其中我们与邻居的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6、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对这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 .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 . 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
D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7、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因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亲社会行为存人际交往和( )中养成。 (1)
A . 家庭
B . 学校
C . 社会实践
D . 国家
(2)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2)
A . 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B . 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觑,积极建言献策
C . 只关心身边的小事,同家大事与我无关
D . 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8、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刚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青少年网民相信互联网上的信息。这警示我们( )
A . 增强猎奇心理,广泛结交网友
B . 杜绝网上交往,以防上当受骗
C . 避免网络陷阱,提高辨别能力
D . 抵制不良诱惑,拒绝网络信息
9、漫画警示我们( )
A . 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B . 学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方法
C . 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D . 要自觉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0、“动车上吸烟罚款两次,不能再购买动车票。”这一规定说明了( )
A . 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
B . 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
C . 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实现
D .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11、2017年2月5日人民网消息,近日,一女子赵某原打算是从浙江金华到湖南郴州的。为了省下车费,只买了一站短途车票到浙江衢州,并将衢州的衢字烧毁,谎称是郴州。结果被识破,民警对此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主要告诉我们,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
A . 只模仿他人行为习惯即可
B . 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
C . 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D .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2、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从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到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至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这表明( )
A .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B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 .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D . 规则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
13、“相逢点点头,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说明在社会交往中需要( )
A . 文明有礼
B . 换位思考
C . 学会谦让
D . 理解宽容
14、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镜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
A . 不说谎
B . 不违纪
C . 不违法
D . 不犯罪
15、在探讨青少年“见义勇为”话题时,许多人认为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应“见义智为”。这一观点告诉青少年( )
A . 远离违法犯罪
B . 拒绝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 . 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 . 消除从众心理
16、刑法是用来惩治( )
A . 一般违法行为
B . 刑事违法行为
C . 民事违法行为
D . 行政违法行为
17、老师关爱学生、认真教学,会受到学生的热爱、家长的尊敬。老师虐待学生,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惩罚。这说明责任( )
A . 是法律法规对成年人提出的特殊要求
B . 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C . 一个重要来源是对他人的承诺
D . 就是老师如期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
18、答应朋友的事一定尽力做到。这个责任来自( )
A . 职业要求
B . 对他人的承诺
C . 道德规范
D . 法律规定
19、八年级学生小吴存作文中写道: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学习,这是责任。在家里,我们帮父母做点家务活,这是责任。出门在外,这社会做点事,这是责任。这说明( )
A .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B . 角色相同,责任不同
C . 角色不同,责任相同
D . 角色相同,责任相同
20、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
B . 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
C . 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
D . 要注意爱心传递的方式
21、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说明关爱他人要( )
A . 心怀善意
B . 尽己所能
C . 讲究策略
D . 共同行动
22、李某被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结策反,窃取中国军事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李某被判刑是因为他没有履行哪一项法律义务 ( )
A . 维护国家安全
B . 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C . 维护民族团结
D . 依法进行监督
2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 )为宗旨
A . 人民安全
B . 政治安全
C . 经济安全
D . 军事安全
24、少儿歌曲:“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主要说明( )
A . 财富基于勤劳
B . 劳动创造人类
C . 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
D . 科技创造财富
二、简答题(共4小题)
1、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谈淡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漫画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为了创建文明校园,某校开展了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会说话”、“会走路”、“会做事”。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收获很多,他们学会了在校园内见到老师、工作人员及其他来访者主动说“老师好!”;学会了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可以你推我操,不可以拥挤:学会了积极主动地承担班级或校园内的卫生扫除、保洁等任务,会扫地,会拖地,会擦窗户。
(1)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活动?
(2)作为一个中学生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行为一:朱某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
行为二:刘某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
(1)行为一中朱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行为二中刘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4、2017年1月24日,沪县公局交警蔡松松勇救两名落水儿童后牺牡,他不惧死亡、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迹赢得了全社会的“点赞”。
(1)对比蔡松松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想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对自己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三、探究与实践(共1小题)
1、某中学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围绕“抵制网上不正之风”进行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相关内容。
(1)【确定主题】请你为此探究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深度分析】网络谣言危害社会稳定,我们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3)【自觉行动】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不健康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八年级二班班委会打算以“合理利用网络”为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一份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四、分析说明题(共1小题)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常阐明:“我们耍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1)国家核心利益指的是什么?
(2)请你谈谈同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该树立哪些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