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华兴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 .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2、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 . 2.58cm B . 2.57cm C . 2.576cm D . 2.577cm
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 .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 .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 . 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4、利用平面镜可以(  )

A . 成缩小的像 B .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 . 成倒立的虚像 D . 成正立的实像
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6、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A . 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B . 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 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凹透镜的2倍焦点处 D . 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凸透镜的2倍焦点处
7、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他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指响度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小红在假期和父母一起去泰山旅游,小红坐在观光缆车上时,感觉周围的景物在向后运动,这是选​       为参照物.

3、淮安2010年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4、某同学身高1.6m,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若该同学离镜面2米,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      m,像高      m.若该同学再向后移动3米,则像离镜子的距离是      m,此时像的高度会      (变大.变小.不变).

5、九寨沟的镜海中有“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这“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      像,这“鸟”是由光的      形成的      像.

6、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7、“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      传播的.

8、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一过程是      热(填“吸”或“放”).

9、清晨室外花叶上有许多露珠,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这是露珠产生      镜的功能,形成叶脉的      (填“实”或“虚”)像.

10、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处.

三、实验题(共5小题)

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      ;②      

2、如图甲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图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原理.

(2)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如图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      的作用.

(3)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擒到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刭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中的       (填“丁”或“戊”)所示.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

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试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像.

5、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3)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②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从甲地到乙地全长60km,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30min后,接着又以45km/h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注意格式规范,需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五、作图题(共3小题)

1、一束与镜面成45°角的水平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所示,已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3、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的冰是否会熔化?并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华兴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