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面包发霉    B . 酒精挥发    C . 海水晒盐    D . 滴水成冰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肥皂水    B . 不锈钢    C . 金刚石    D . 食用醋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水银—Ag    B . 两个氢原子:2H    C . 镁离子:Mg+2    D . 干冰—H2O
4、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
A . 用硫酸铜溶液浸泡海带    B .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C . 用小苏打做糕点疏松剂    D . 用过量添加剂增白面粉
5、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

选 项

归 类

物 质

A

合金

水银、焊锡、生铁

B

氧化物

水、氧气、过氧化氢

C

常见干燥剂

碱石灰、熟石灰、活性炭

D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

A . A    B . B    C . C    D . D
6、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氮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水鉴别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C . 用过滤的方法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D . 用肥皂水区别水和氯化钙溶液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棉花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C . 热纯碱溶液洗涤试管内附着的油脂    D . 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
9、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
A . 氧气可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 .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 (HCl)气体

除杂

先通入Na2CO3 溶液,在通过浓硫酸干燥

B

CaCO3、CaCl2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

C

NaOH(Na2CO3)溶液

检验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D

Cu、Ag

比较活动性

Ag片侵入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11、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得剩余固体,并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入CO质量大于8.4g    B .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6.8g C .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 . 上述反应过程中没有置换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 . 焊锡(主要含锡、铅)的熔点比锡低,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C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结果一定偏小 D . 50.0g 10.0%的氯化钠溶液要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加入5g 氯化钠溶解即可
13、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102030405060
溶解度S/gNH4Cl33.337.241.445.850.460.2
Na2SO49.620.240.848.447.547.0
A . 乙为NH4Cl B . t3应介于40℃﹣50℃ C . 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 D .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 , 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14、向CuSO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2溶液与一定量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a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 B . d点溶质的成分为一种 C . m=3.31 D . 原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
15、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2、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和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 . 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 . 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 D . 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零排放”,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16、“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加入稀盐酸    C . 收集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验满
17、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酸雨的形成原理:CO2 + H2O=H2CO3 B . 利用赤铁矿炼铁:Fe3O4+4CO 3Fe+4CO2 C .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 D . 铜绿的形成:2Cu+O2+H2O+CO2 =Cu2(OH)2CO3
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 . FeCl3  HCl  NaOH  KNO3    B . HCl  K2CO3  Na2SO4   BaCl2 C . MgSO4  BaCl2  CuSO4  Na2SO4    D . NH4Cl  NaOH  HCl  Ca(OH)2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字母序号填空)
A.石灰石    B.玻璃钢        C.碳酸氢铵      D.聚乙烯  E.淀粉      F.氢氧化钙       G.碳酸钠        H.硝酸钾
(1)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2)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可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3)食物中主要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4)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5)农田用的复合肥是      
(6)可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2、“雾霾”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主要是由直径小于或等于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等排放产生的。
(2)你给防治雾霾的建议是      
3、碱式硫酸铁(Fex(OH)y(SO4)z)可做净水剂、颜料和药物,某兴趣小组利用硫酸厂的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少量FeS及SiO2),在实验室制备碱式硫酸铁,主要流程如下:

(1)操作Ⅰ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2)煅烧时产生的SO2可选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吸收的原因是      
(3)酸溶时加入的试剂a      (填序号)。

a.H2SO4      

b.HCl    

cHNO3

(4)反应Ⅰ中加双氧水的目的是为了将酸性FeSO4溶液氧化为Fe2(SO4)3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向硫酸铁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剧烈,产生如图现象:

(1)硫酸铁溶液为      色。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 , 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      。用E装置收集H2 ,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右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某同学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H2与钙加热制得CaH2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CaH2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的作用是      
(2)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      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      
(3)【CaH2的性质探究】  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      (写化学式)。

(4)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5)【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 Na2CO3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三成立

(6)【定量分析】

取制得的CaH2样品1g(杂质为未反应完的Ca)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4g,则该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1)(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 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      (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②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③ 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

A.观察颜色         

B.加稀盐酸           

C.在空气中灼烧

(3)(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I.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      
(5)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      (填“1”或“2”)更合理。
(6)Ⅱ.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      
(7)(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12.0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装置A的作用是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      
(9)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C

198.0

199.8

D

221.0

223.2

①图中F点对应的m      。   

② 根据提供的数据, xCuCO3·yCu(OH)2·zH2O中xyz =       

③ 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选填“x”、“y”、“z”)的值会偏大。

七、推断题(共2小题)

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FeCl3、NaCl和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Ⅰ和无色溶液Ⅰ,后续实验及现象如下图:

试回答:

(1)沉淀I中成分有      (有2种)。
(2)白色沉淀II是      ,生成白色沉淀II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上述实验,固体粉末中不能确认的物质是NaCl和      ,其中不能确认NaCl的原因是      
2、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B、C、D、F、W均为氧化物,C和F组成相同,W和D组成也相同,W有消毒作用;X、Y、G均为单质,E是有机物(部分反应条件或某些反应产物未注明)。回答问题:

(1)化学式:A      、W      
(2)区分C、F的一种试剂名称为:      
(3)物质B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5)工业上可用C和NH3合成尿素【CO(NH2)2】 ,反应中C和NH3的质量比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