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部分(共5小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轻盈         喧哗         闸口         亭台楼阁 B . 应照         徘徊         翡翠         目眩神迷 C . 犹豫         跳望         擦拭         五彩斑斓 D . 硕大         漫溢         照壁         明扬世界
2、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chù)        擦(shì)      流(tǎng)       徘徊(pái  huí) B . 望(tiào)       池(xiàn)     草(diàn)       驿道(yì) C . (yíng)       翠(fěi)      坝(tí)         蜿蜒(wān  yán) D . 哗(xuān)       大(shuò)     斑(lán)        目(xuàn)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黄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母亲________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②做母亲的人一般总是抱着过高过大的________,一方面要孩子身体好,一方面又要孩子学习好,不过有时候这两件事情实在是难得________。

③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________经济增长过快的势头,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

A . 管束   愿望   照顾     阻止 B . 管理    愿望   兼顾   遏制 C . 管束    期望   兼顾    遏制 D . 管理    期望   照顾   阻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上网的诱惑令现在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民们心痛不己。 B . 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 . 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D . 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

大激店村位于古城保定偏西南二十五公里处,________。沿途三里一墩五里一铺,又是当时通讯要镇、保定府西第一驿站。________,在靠河湾北岸,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自然村庄。________。

________。后人因妲己二字不吉利(败坏朝纲),而改名大激店。烽火台、狐狸窝、瓦渣地等旧遗址,也早都不存在了。

①相传商纣王选妃,选中蓟州侯苏获之女妲己

②发源于西部山区的百草沟河流经此地

③在护送妲己去朝歌途中曾在此地驿宿一夜,故而得名妲己店

④古有南通九省,北贯京都的交通大道穿境而过

A . ②①④③ B . ④②①③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③④①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匡衡勤学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主人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④给以书,遂成大学⑤。

【注】①逮:及。②穿壁:在墙上找洞。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④资:借。⑤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大姓              偿              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2)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 B . 匡衡勤学而无烛。 C . 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 . 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3)
A . 以书映光而读之。 B . 资给以书。 C . 非学无以致疑。 D . 以此戒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上的风

郑彦英

    连绵的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还有旷野里的灰白色风车,缩成一团的苍黄色梭梭草,颜色接近,一望无际。虽然汽车高速奔驰,但景色似乎不变,因为近处和远处几乎完全一样。

    忽然一声唤:“到瓜州了,下车吃瓜。”

    路边搭了个简陋的布棚,棚下放着长条桌和方桌,上面摆着西瓜和哈密瓜,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妇女朝我们微笑,身后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娃。要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个西瓜,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有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不禁感叹。

    切开了,哈密瓜是黄瓤,西瓜是红瓤,颜色就把人锁住了,一入口,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

    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有水呢,洗洗手。”女老板说着,指指旁边一个木桶。

    木桶平放在桌上,装着一个水龙头,水流儿很细,但在大戈壁上,已经难能可贵。

    我不禁问女娃:“跟你妈卖瓜呢?”女娃点点头。“咋不上学呢?”女娃一笑,没看我,还是擦着桌子,说:“暑假呢。”

    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甚至还说到意义。

    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月牙泉。

    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周围任何一座沙山倾泻下小小一角,都会把月牙泉埋掉,但是棱角分明、曲线妩媚的沙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月牙泉却安然无恙。

    风忽然来了,裹着黄沙,打着脸和眼。眼当然紧紧闭住了,心里却在想,不说沙山下来,就这风裹的沙子往月牙泉里一落,不到十天半月,月牙泉不被沙子填满才怪。

    脸上没有沙子打了,便睁开眼,却发现那阵裹沙子打我的风是一个庞大的风团,灰苍苍的风团已经吹到沙山底部,然后昂着头,竟然直直地朝上吹去。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了起来,帽子和沙子被风裹着,很快就到了山顶,转眼之间,就翻过山去了。

    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

    同行的朋友认真地说:“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一旦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

    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

    这种反省持续到回去的路上,不禁想到了瓜棚下的母女。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让戈壁滩不再枯燥的微笑,也许就如这向上的风,是本性,所以才那么平实真切。

    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

(1)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⑧段中写道:“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请结合文章第②-⑦段,概括让“我们”产生特殊感觉的原因。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15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17段的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