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共9小题)

1、植物从外界吸收无机物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自己制造的(  )

A . B . 无机盐 C . 二氧化碳 D . 淀粉
2、鱼缸中常常放进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作用是(  )

A . 营造鱼的生活环境 B . 增加鱼缸中的食物 C . 增加鱼缸中的氧气 D . 增加鱼缸中的二氧化碳
3、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
A . B . C . D .
4、烧杯中盛有池水,其底部有生活的水绵,在温度条件适合时,再给以什么条件,水绵会更快的浮上来(  )
A . 氧气 B . 光照 C . 黑暗 D . 黑暗和阳光
5、下列四类物质中,属于光合作用产物的一项是( )
A . 含磷的无机盐 B . C . 二氧化碳 D . 淀粉等糖类
6、光合作用包括( )
A . 物质转化过程 B . 能量转化过程 C . A和B两个过程 D . 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
7、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把天竺葵叶片去掉遮光物后,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
A . 叶绿素可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B . 叶绿素可以溶于水 C . 隔水加热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避免酒精过热燃烧 D . 隔水加热可提高酒精温度,易于酒精挥发
8、有一位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在清晨、傍晚和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上摘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绿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颜色最深的应是从哪片叶上取下来的( )
A . 清晨的叶 B . 傍晚的叶 C . 深夜的叶 D . 都一样
9、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酒精脱色②清水冲洗③局部遮光处理④暗处理⑤漂洗加碘液⑥观察.

A . ④③①⑤②⑥ B . ③④①⑤②⑥ C . ④③⑤①②⑥ D . ③④①⑤⑥②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共4小题)

1、银边天竺葵的叶用光照射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现象为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      ,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      .这个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3、将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如图“甲,处)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图“乙”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经脱色处理,最后滴上碘液,结果“甲”、“乙”两处不变蓝,其余部分变蓝(如图“丙”处).请回答:

(1)滴上碘液,“丙”处变蓝,证明该处有      ,说明光合作用制造      
(2)滴上碘液,“乙”处不变蓝,说明      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滴上碘液,“甲”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4)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5)这个实验说明了:      
4、   1862年,德国科学家沙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每天早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植物上各摘下一片叶子,再用打孔器在这三片叶子上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块圆片,烘干后称重,结果发现:深夜取下来的叶片最轻,早晨取下来的比较重,傍晚的最重.他又把这三个圆片放人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水冲洗,加碘液染色,结果发现:深夜的颜色最浅,傍晚的颜色最深.试分析说明早晨、傍晚、深夜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1)早晨的样品比较重,这说明      
(2)傍晚的样品最重,碘酒处理时蓝色最深,这说明      
(3)深夜的样品最轻,颜色最浅,这表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