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 月亮
B . 太阳
C . 地球
D . 房屋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D . 以上说法都对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为了观察筷子在水中“折断”现象,小明找来一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将筷子斜插入水中,发现:筷子在水面下发生了弯折。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猜想与假设
B . 分析与认证
C . 交流与合作
D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如图所示是2018年9月18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火箭将卫星向太空发射的场景。火箭在升空过程中,若认为卫星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火箭
B . 月球
C . 太阳
D . 地球
6、下列有关物理现象的描述,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花园里鲜花怒放
B . 蜗牛在地上爬行
C . 雄鹰在空中翱翔
D . 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7、关于错误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 只要有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C .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 . 只要认真测量,就不会出现错误和误差
8、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C . 扬声器是靠纸盆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D . 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9、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步行速度约为
B .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C . 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D .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10、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结石
B . 利用超声波对孕妇作常规检查
C . 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纷纷走进教室
D . 渔民用声呐来探测海水中鱼群的位置
1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
B .
C .
D .




12、为了改变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来宾市制订了多项市政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是为了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 . 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 . 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C . 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 . 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1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的
B . 黑板上的“反光”现象,是由于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 .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 . 彼此平行的入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彼此一定不平行
14、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李和小芳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前4s内,小李跑得快
B . 他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他们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D . 小李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芳的平均速度
15、河岸边的垂柳在清澈的河水中形成“倒影”,而在河堤地面上有很多“荫影”。关于“倒影”和“荫影”的成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 35
B . 40
C . 45
D . 5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量程是 c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如图所示是2018年8月11日在我国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这种奇观是由于光的 传播形成的;而“海市蜃楼”属于光的 现象。
3、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时,以海警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 的;若以站在海警船上的海警为参照物,海警船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4、在物理学中,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请你判断:“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她在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她的歌声太甜美了”是指声音的 。
5、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Hz.某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Hz,我们是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的漫画,站在岸上的人看到的潭水并不太深,也就到人的胸部而已,可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很多,人跳入水中后可能会发生溺水事故,为什么?
2、小阳和小童周末结伴到大棱峡谷游玩,当他们走到峡谷宽阔处时,对峡谷前方680m的福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大棱,我来了!”(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请你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时间;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3、小华去春游,在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告诉他这两个标志牌的含义?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要几分钟?
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共用时30min,并于当日16:30到达乙地;在行驶途中,火车以1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400m长的隧道,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为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5°射向镜面,请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请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2、小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时,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A、B、C三点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尽可能 (选填“大”或“小”)些。
(2)根据图中信息计算:VAB= m/s;VBC= m/s;VAC= m/s。
(3)由(2)分析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在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的松紧程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所用琴弦规格和材料。
控制条件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编号 |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时,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和 的琴弦(填写编号字母);
(2)如果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时,你认为他应该选用 、 相同, 不同的两根琴弦;
(3)实验探究过程通常采用如下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④假设与猜想;⑤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填写编号);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纸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 ;实验也应该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在竖立于纸板上的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M的像。当拿另一支大小与蜡烛M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N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这一现象说明了 ;若玻璃板与纸板不垂直,则移动蜡烛N时,蜡烛N (选填“能”或“不能”)与蜡烛M的像重合。
(3)实验时,我们应在蜡烛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在玻璃板中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蜡烛像的原因是 。如果实验用玻璃板厚有5m和2mm两种,你应选择 mm的玻璃板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