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5章《3.5.1 光合作用》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近年来,我市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下部叶片( )
A .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 .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3、科学家推测大气中氧气的积累来自于 (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化学合成
D . 原始大气
4、过度密植会使农作物产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植物的( )
A . 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 . 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5、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量保持相对稳定是( )
A . 光合作用的结果
B . 呼吸作用的结果
C . 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 . 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6、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直接提高温室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是( )
A . 适时松土
B . 防治病虫害
C .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D .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7、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 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8、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延长光照时间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9、现代农业常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做法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 除草施肥
B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 各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D . 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20℃,夜晚25℃
10、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中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
B . 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C . 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D . 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11、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 适时松土、施肥
B .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 .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D . 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
12、如图是黑藻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曲线中看出,限制BC段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 . 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C . 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m值将会增大
D . 从AB段看出,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13、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具有的生态意义,错误的是( )
A . 制造有机物养育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B .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 释放氧气
D . 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 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 .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15、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所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
B . 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
C .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D . 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
16、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后,切断部分叶脉,将叶片的部分区域的两面用锡箔纸遮蔽,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叶片a、b、c、d4个部位的颜色,发现只有d显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 . 对比da,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 . 对比d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 . 对比d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17、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
A . c﹣a
B . a﹣c
C . b﹣a
D . b﹣c
18、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它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 . 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 . 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 . 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A部分变蓝,B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9、玉米栽培过程中,能提高产量,但不宜采用的是( )
A . 施农家肥
B . 合理密植
C . 人工辅助授粉
D . 喷洒农药灭虫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海尔蒙特实验中柳树增加的物质主要是 .他的实验找到了光合作用的一个主要原料﹣﹣ .但他忽视了另一个与柳树生长密切相关的条件﹣﹣ .在他的实验过程中,土壤的重量也减少了60g,土壤减少的物质是无机盐.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使农作物增产,例如增施气肥,气肥指 .
3、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和 .
4、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植物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原因是吸收不到 .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是地球上氧的主要来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实验探究(共2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然后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 (选填“甲”或“乙”)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内壁上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2、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应对银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运走或耗尽叶片中原有的 .
(2)取甲图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脱色,A、B两烧杯中, 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3)脱色并清洗后滴加碘液,甲图中 叶片会变蓝,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作为原料.
(4)叶片A的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对照,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